在溫嶺,有一支由1000多人組成的溫嶺慈善義工城南服務隊,成員中,既有十幾歲的學生,也有五六十歲的老人。
理發、募捐……他們做大多數義工做的好事。除此之外,這個團隊中的150多人兩年多來還堅持做著一些義工不會做的一件特殊的好事,那就是臨終關懷。
至今,他們已送走了13位孤寡老人、殘疾人或重病人。
93歲老人理完最后一次發后,在義工的陪伴下安詳離世
42歲的張金華是這支義工隊的隊長,他是某單位的駕駛員。
6月2日,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發了一條微信,說的是城南鎮中柱村一位93歲老人病危的消息。
“我們一進門,阿公就笑著說:‘我算著時間,也是你們該來的時候了。’”昨天,張金華再次想起這件事,還覺得心里暖暖的。
端午節,張金華和城南義工隊的十幾名義工一起,帶著粽子等禮品,像往常一樣在鎮里的五六個村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或殘疾人理頭發、送禮物。
中柱村是當天他們最后到的一個點,一進村,就有村民告訴張金華他們——93歲的聞杏玲快不行了。
“怎么可能,一個月前我來給他理發時,他精神還不錯的。”乍一聽,張金華還有點不相信。
義工隊和聞杏玲老人結緣已有四年,每隔一個半月左右,義工們都會為聞杏玲理發、打掃衛生。
看見義工們進門,臥床多日的老人用手撐著床沿,試圖去穿拖鞋。“床上臟,我們出去理發吧。”老人虛弱地說。
張金華趕忙上前扶住,“您不用下來了,就坐在床上理發。”
張金華和幾個義工一起,在老人的床上給他理了發。
25分鐘后,理了人生最后一次發的老人安詳離世。
幾年間送走13位老人或病人,卻沒能在父親臨終前好好陪伴
兩年多來,張金華和其他義工一起送走了13位老人或病人。
可這樣一位陪伴十幾名老人走過最后一程的好心人,卻有一個終身遺憾——沒能在自己父親臨終前好好陪伴。
2012年元旦,張金華的父親因病離世。這一天,張金華還奔走于幫助他人的路上。
“雖說見到了父親最后一面,但卻沒能在他生病的3個月里好好服侍。”說到這里,張金華有些哽咽。每次去看父親,他的腳步總是很匆忙。
張金華說,他堅持做義工,也是受父親的影響,“從小,我就看到父親常去幫助別人。”
“對于每一位老人,我們都像對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張金華說,“相信我的父親也會諒解,在天堂也會支持我做的事。”
臨終關懷還將繼續,歡迎更多義工加入
張金華說,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將義工隊里的1000多人依次分類,在城南鎮每個村建立村義工小組。2012年,他們率先在后領村搞起了試點。
“我們希望將團隊系統化,讓每個地方的老人或殘疾人,都能及時得到關懷。”張金華說,溫嶺慈善義工城南服務隊服務于城南的76個村落,不過這1000多名義工大多卻不是城南人,他們來自全國各地。
“前幾天,還有個外企聯系我,說一些外國人想加入我們的義工隊。”說到這兒,年過四十的張金華有些高興。
采訪中,張金華反復強調,臨終關懷是一份沒有回報卻要堅持不懈去做的特殊工作,需要更多肯干、肯吃苦的義工加入。
原標題: 溫嶺有支做臨終關懷的義工隊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