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的水環境、海洋環境、大氣環境、自然生態環境……現在,還好嗎?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6月4日,市環保局發布《2013年臺州市環境狀況公報》。這份以環境為主題的“成績單”,從水環境、海洋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固體廢物、輻射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環境管理九個方面,解讀我市環境現狀。
總體來說,2013年全市環境質量基本穩定,局部區域有所改善。
水: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全市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30個建制鎮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3.3%。”這兩個數據,讓我們對飲用水的安全有了更直觀的判斷。
相比之下,全市地表水的狀況略差。《公報》顯示:2013年,全市地表水總體水質屬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氮氮、總磷和石油類。五大水系和湖庫110個監測斷面,符合Ⅰ至Ⅲ類水的斷面占63.6%;劣Ⅲ類水的斷面占36.4%,其中劣Ⅴ類的占20%;滿足水環境功能要求的斷面71個,占總斷面數的64.5%。
不過,與2012年相比,符合Ⅰ至Ⅲ類水質的斷面數比例上升2.7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持平;滿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斷面數比例上升6.9個百分點。
作為濱海城市,海洋環境更需要我們去保護。2013年,我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水質均為超四類,主要超標因子為活性磷酸鹽和無機氮,與2012年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
大氣:市區PM2.5達標率為73.2%
影響我市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的各項污染物中,可吸入顆粒物是首要污染物,也就是大家口中的PM10、PM2.5等。監測顯示:全市PM10年均值為0.075mg/m3,較2012年上升0.007mg/m3,日均值達標率為94.2%;臺州市區PM2.5年均值為0.053mg/m3,達標率為73.2%。
從總體看,2013年,我市城市空氣綜合污染指數為1.44,較2012年下降0.12,屬良好水平。各類污染物的時間分布規律是:第一、四季度污染重于第二、三季度。
不過,酸雨問題需要關注。近年來,我市酸雨處于較嚴重的水平。2013年,全市總體水平屬中酸雨區;降水pH年均值為4.65,比2012年上升0.01;平均酸雨率為93.1%,比2012年上升了3.3個百分點。
自然生態:水和森林孕育更多生物
2013年,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公報》從耕地(土地)、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其中,水資源總量為99.79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多9.8%,人均水資源量1653立方米;森林面積8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3%,林木綠化率61.5%,森林蓄積量2008萬立方米。
由此,帶來了更為豐富的生物資源。有木本植物881種,其中15種屬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有森林昆蟲1558種;有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重點獸類30種、鳥類380多種、爬行類21種、兩棲類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7種、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73種,省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70種。
此外,全市還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小區35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2個,國家級濕地公園3個、省級濕地公園1個。
環境管理:以“創模”推進各項整治
2013年,“創模”各項工作加快推進:1月,通過“省模”復審;3月,修編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規劃;6月,向環保部提出“創模”申請并獲批準……至年底,我市“創模”26項指標已達到或基本達到考核要求。
與此同時,全市各項環境污染整治也在大張旗鼓地開展——
推進醫化、造紙、印染、制革等重點行業整治提升,共關停淘汰、搬遷入園、整治提升企業170家,2013年,全市重點行業整治提升總體排名列全省第三;實施主城區告別惡臭倒計時行動,累計退出142個化工惡臭項目,26家醫化企業退出或轉產,7家保留醫化企業完成整治提升,2013年,主城區實現告別化工惡臭。
加大市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完成211家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整治,實施市區40個監測斷面的“一河一方案”綜合整治;加大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污染整治力度,制定實施“河長制”實施方案及考核辦法,編制樂清灣、臺州灣、三門灣區域綜合治理方案。
原標題: 2013年全市環境狀況“成績單”出爐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