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自古人杰地靈,出了不少名人。記者從臨海市文物保護所了解到,日前,該所工作人員在邵家渡街道一農戶家中,發現明代名人蔡潮及其夫人洪氏的墓志。
今年5月中旬,臨海文保所的工作人員到邵家渡街道年坑村走訪時,在農戶蔣顯作家院子里發現兩塊明代嘉靖年間的墓志。
其中一塊刻有墓志銘的方石上寫著“明通奉大夫河南右布政使霞山先生蔡公墓志銘”。這塊墓志長66厘米,寬60厘米,厚9.5厘米,青石質地。墓志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月十一日入土埋下,距今464年。另一塊則為蔡潮續配夫人洪氏的墓志。
“我小時候就知道灘溪村的鳳凰山一帶有座蔡墳。”71歲當地人的蔣顯作說,蔡潮墓原有御祭碑亭,墓前依次有石人、石馬、石羊等,墳前有9個墳壇。文化大革命時期,蔡潮墓遭到損毀。
這兩塊墓志是蔣顯作2012年發現的。那年9月,因83省道修建需要,施工隊在蔡潮墓址上挖掘,挖出兩塊方石。老人得知后,考慮石碑的文化價值,就將石碑運回家中保存。
“蔡潮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清官、好官。”臨海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彭連生說,他在福建當官期間,為當地老百姓修路造橋、開設學堂、興修水利工程、幫助老百姓抵御海寇,直到現在,當地還有不少老百姓稱頌蔡潮的功績。
據了解,蔡潮是臨海城關人,出生于1467年,卒于1549年,是明朝有名的官員和名人。目前,福建多地還保存著十多處蔡潮的摩崖石刻,而臨海也保存了3處完好的蔡潮摩崖石刻。
大約在60歲左右的時候,蔡潮任滿告老還鄉。雖然從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一直心系百姓。在之后的20多年時光中,蔡潮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做了不少實事。
“臨海城關東門外的泉井洋、永豐鎮的三江埠、錦衣橋……這些都是當年蔡潮退休在家的時候修建的。”彭連生說,蔡潮活到80多歲去世,死后安葬在臨海東灘溪鳳凰山,而其墓志的發現,有利于史學家對蔡潮一生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原標題: 臨海發現明代名人蔡潮墓志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