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來在城里當泥水匠,現在鄉政府幫我流轉了百畝土地,我就決定在這里大干一場了。”在天臺龍溪鄉寒巖荷花基地,基地合伙人葉軍獻說,“西山村在前年已有300畝荷花田,現在鄉里總共有500畝了,這給我們種植荷花帶來了契機。”
今年以來,在鄉政府的扶持下,葉軍獻投資100萬元,引進花期長、花朵大的“太空”荷花品種,種植200畝的荷花田供游客觀賞。同時,開發荷宴美食,現在,“水晶蜜藕”、“荷葉煎蛋”、“荷葉全雞”、“荷葉紫米糕”等都成了游客必點的菜肴。
在龍溪,靠水致富的還有村民戴以杰。
“剛開始我不敢做,現在我看到了咱們鄉治水保水的成效,山清水秀,非常適合現代農村休閑旅游的發展,我決定抓住這個商機。”戴以杰指著始豐溪上游的方向說,“這源頭的水,清澈透亮,對我這個寒山生態農家園的發展非常有利。”
戴以杰的寒山生態農家園目前已投入基礎設施150萬元,他打算用800萬元建起一個定位中高端的生態主題休閑農莊。
龍溪鄉地處天臺西部山區,物產豐富,水源清澈,很多原生態風景都有待開發。今年以來,該鄉提出“源頭清水出龍溪”的保水口號:利用“治水微信群”動員群眾對轄區內的所有河段實行時時監督,及時曝光污染點、及時公布整治動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方式,實現農村生活垃圾“一條龍收集、一站式處理、一體化運作”;嚴管始豐溪和黃水溪沿岸畜禽養殖污水排放,提高村民環保意識。
同時,該鄉在“保清水”的基礎上,以水為契機推動山區經濟轉型升級。目前,該鄉經濟在“保清水”中實現悄然轉型。據了解,《省港大營救》、《突圍突圍》等多個劇組看中了該鄉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已在該鄉建立長期的影視外景拍攝地;上海畫家陳偉杰也慕名而來,在該鄉建立書畫寫生創作基地。
龍溪鄉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系列產業的發展,有望使龍溪實現每年3000萬元的經濟效益,解決上百人就業。
原標題: 龍溪:源頭清水助農奔“錢”程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