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分期業務是各大銀行針對小額貸款業務的一種創新產物。它為出現臨時性財務障礙、現金流暫時無法周轉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簡便有效的融資方式。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消費者而言,信用卡分期遠沒有銀行宣傳的那么劃算。手續費率遠比想象的高
某IT公司職員小王花1.2萬元買了一套家電。聽說信用卡分期免利息,于是準備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支付。按照宣傳,每月手續費率為0.6%,即年化利率只有7.2%。于是,他選擇了12期分期,每月還款1072元。
可是細想,就能發現問題:持卡人并非一直欠銀行12000元,每還一期后,持卡人欠銀行的本金是遞減的。
到最后一個月,持卡人只欠銀行1000元,但銀行仍按12000元為基數收取手續費,所以,消費者實際承擔的年化利率會明顯高于7.2%。按照測算,持卡人實際支付的真實年利率約為13.03%。
信用卡分期業務在多數情況下是一種高利率的消費融資行為。消費者在測算資金成本時,可以簡單將其月利率乘以24,得到更接近實際的年化利率。一次性收取手續費不劃算
目前銀行收取手續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月手續費的方式平均每期收取,如農行、建行、交行、民生等;另一種是在繳付首期款時一次性收取,如招行、工行、中行等。顯然,同等月費率條件下,一次性收取不如每月收取劃算。
以購買金額1200元的產品、申請分12期付款為例,如果一次性收取7.2%費用,真實年利率為14.02%;而如果分每個月收取,對應的年利率則為13.03%,兩者利率相差約1%。
同等費率條件下,應優先選擇分期收取手續費的銀行,除了可以降低實際承擔的費率,還可以降低初期的資金壓力。優惠活動實為“高利貸”
“我行發卡十周年,為了答謝老客戶,我們針對我行信用卡優質客戶,提供一筆無息貸款,額度為2萬元,不僅可以免手續費ATM取現,而且還款時可以分期還清。”你是否曾接到過某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實際上這并非完全免費,“如果選擇12期分期,每月只要支付0.75%手續費就行了。”
活動實質是在向持卡人推銷分期付款業務,而且,這種分期業務的消費者資金投向不確定,風險高于傳統分期業務,因而要求的手續費也更高。小心“滿額自動分期”
只要消費者辦卡時一不小心勾選了“滿額自動分期”選項,或接聽客服營銷電話時答應開通此業務,則只要每期賬單刷卡消費達到約定金額,銀行便會將該筆業務自動處理成分期業務。
而后續持卡人打電話要取消該業務時,則往往需要一次性結清未支付的手續費。選擇了自動分期業務,持卡人還需要承受高額的費率。提醒>
銀行復合卡將不再刷磁條消費
磁條卡最好換成芯片卡
央行日前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部署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工作,以便于提升銀行卡的安全交易水平。根據央行《通知》的要求,8月底前全國的ATM關閉這種降級交易;到10月底時全國POS終端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
一部分銀行卡用戶會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不僅正面有個小方塊芯片,背面還有黑色的磁條,這樣的銀行卡叫做復合卡,既可以插卡讀芯片支付,也可以刷磁條支付。所謂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就是說復合卡用戶,不能再刷磁條消費,必須換成插卡讀芯片消費。
由于關閉的只是芯片、磁條卡“二合一”卡的磁條交易,市民手中的傳統磁條卡仍可以正常使用。但傳統銀行卡磁條技術相對簡單,磁條信息易被破解和復制,導致盜刷。而IC芯片卡更安全,具備很強的抗攻擊能力。
原標題: 信用卡分期付款四大陷阱 手續費率比你想象的高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