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妻子勸了父母一星期
在中華骨髓庫里,只有萬分之一的骨髓能配對成功。臺州市腫瘤醫院的胡哲就在萬分之一里。
胡哲老家在安徽,是一位80后。明天,他將為一個年僅6歲的陌生小女孩捐獻造血干細胞。他也是我市第四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造血干細胞捐獻,就是民間俗稱的“骨髓捐獻”。談起“骨髓捐獻”,很多人都懷有一定的疑慮和恐懼心理,“骨髓捐獻”對身體有影響嗎?我市骨髓捐獻者的身體現狀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捐獻者:這是我義不容辭的事
4月25日,胡哲在妻子的陪同下,趕往省中醫院。因為采血前需要注射4天的動員劑,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流到外周血。
去年4月7日,胡哲志愿加入了中華骨髓庫。11月份,他接到一個電話,“你的骨髓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標準,你是否愿意救她?”
胡哲沒多想,答應了。他說,“當時加入骨髓庫時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這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
骨髓庫里面的血樣配對只算是初配,胡哲還要與患者進行高分辨檢測,進一步確定血樣能否配對。那段時間,胡哲一直在臨海培訓學習,課程很緊張。他了解到,購物中心的獻血車,周末都有工作人員對外采血,所以特地請假趕過來。但是不湊巧,因為特殊原因,當天獻血車沒在。胡哲白跑了一趟。
時間緊迫,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采血針送到了胡哲工作的醫院,請醫務人員幫忙采集。
經過高分辨檢測,胡哲的血樣再次符合標準。
“我是一名醫生,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沒有損害,但是爸媽不這么認為。在他們的印象中,造血干細胞是‘精華’,把‘精華’捐了多危險啊。”胡哲的妻子是一名護士,夫妻倆一起給老人家做思想工作,勸了一個多星期,總算得到了他們的同意。
調查:全市僅300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記者從浙江紅十字會了解到,在浙江,有45000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臺州有2900多人,而溫嶺只有300多人。溫嶺的人口約為臺州的23%左右,而加入中華骨髓庫的人數僅占臺州的10%左右。
“報名的人很少,有時候即使報了名,反悔的也不在少數。”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由于認識正確,在這300多人中,一半以上是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這說明社會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的認知仍非常低。
昨天,記者隨機采訪了30位市民,只有2人表示在條件符合的前提下,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28人不愿意捐獻,主要原因為對骨髓捐獻不夠了解,存有疑慮和恐懼心理,擔心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此外,家人的反對也是大家不愿意捐獻的原因。
在李女士的印象中,骨髓是從人骨頭中取出來的,自然對人體影響非常大,又疼又受罪,因此她絕對不敢捐。
市民王先生最擔憂的自己的身體健康,“人的一輩子很長,造血干細胞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盡管目前沒有影響,以后又有誰能保證。”
過來人: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恐怖
捐獻造血干細胞真的有這么恐怖嗎?記者采訪了兩位“過來人”。
唐海萍是臺州骨傷醫院的護士長,2013年3月,她成功捐獻了310毫升造血干細胞給河北籍白血病患者,成為我市第二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捐獻干細胞后,我休息了一個星期就回單位上班了。去年11月的體檢結果出來,身體很健康,捐獻干細胞對身體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唐海萍說。
韓永林是一位普通工人。2013年4月25日,他在杭州成功捐獻了186毫升造血干細胞給寧波慈溪一名白血病女孩,成為我市第三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韓永林在捐獻干細胞后,休息了半個月后也回單位上班,后期的體檢結果顯示他很健康。“捐獻造血干細胞,抽取的是外周血,而且造血干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可恢復到原來水平。”韓永林說,捐獻者一般需采集10克的造血干細胞,成人體內的骨髓重量約有3000克,因此不會影響健康。
專家稱,以前醫學界采用的是傳統的“骨髓移植”方法,即在供者局部麻醉的情況下,經過多次骨穿,從其骨腔中抽取600毫升骨髓混合液,然后采集造血干細胞輸入患者體內。在骨穿過程中,由于流失的帶氧紅細胞比較多,所以手術后會感到頭暈、乏力,需要觀察休息一段時間。
“現在已經不用這種方法了。”唐海萍說,“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過程跟獻血差不多,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采集全血,只是這個針比平常獻血時的采集針稍微粗些,扎進去有點疼。屆時,通過血細胞分離機,血液從一側進入機器,將造血干細胞分離出來后,剩下的血液再次輸回到體內。”
調查人數30人(大多為23歲至35歲)
小調查〉
鏈接〉
如何成為一名志愿捐獻者?
如果您適齡,身體健康,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可與各地紅十字會的熱線電話聯系報名,也可以直接到各獻血點的獻血車上填寫志愿捐獻書及有關表格,并抽取6毫升~8毫升血液。血液管理中心將對你的血液HLA分型等檢驗,并把你的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中,以供等待移植治療的患者尋找配對。
市紅十字會的熱線電話是:86128533。
成為捐獻者后能享受哪些政策?
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本人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終身按照不超過800毫升的獻血量免交臨床用血費用。
為什么超過45周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采集造血干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歲~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后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時間。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檢測資金,登記年齡以不超過45歲為宜。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