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振B2B,阿里劍指何方
一直喊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云這一次把目光重新投回了阿里最根基、卻一直增長緩慢的業務——B2B。
今天,阿里國際平臺在北京宣布對國內出口企業發放外貿服務補貼,每出口一美元最高獲得3分錢人民幣補貼。這也是國內第一次由一家平臺型企業提供外貿服務補貼。
業內分析,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幫助中小外貿企業提升出口能力;另一方面阿里通過吸引更多外貿企業使用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從中沉淀B2B大數據。
盡管阿里方面表示本次業務跟IPO沒有關系,仍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此舉實則是希望趕在上市前補足業務短板。
補貼意在大數據
阿里巴巴方面透露,“外貿企業通過‘阿里巴巴一達通’平臺完成出口,每出口一美元,最高能獲得3分錢的外貿服務補貼。”這就意味著,一家企業如果通過該平臺完成了100萬美元的出口,那么就可獲得由阿里巴巴發放的3萬元補貼。
服務免費還提供補貼,這些費用從何而來?阿里巴巴外貿綜合服務事業部總經理魏強介紹,整合訂單后,對于銀行、物流公司、海關等基礎服務機構而言,外貿服務平臺就是一個虛擬大客戶,平臺可以獲得更低的成本和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出口流通環節。這就是所謂的服務紅利。
而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進一步提到,未來出口企業不僅可以享受補貼,還有可能根據出口額獲得一定比例的小微貸款。
“實際上,阿里的真正意圖就是貼錢換取用戶大數據。”多年來,阿里巴巴國際平臺其實并不參與外貿交易,對于大宗外貿生意來說,像淘寶天貓那樣通過在線交易建立信用評價體系顯然不太可能。
“外貿的交易是一個很長的流程,從合同的簽訂到報關報稅運輸,每一個過程都很真實,也能產生大量的數據,我們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參與到了交易的過程中間,也能夠清楚掌握交易數據和其他交易信息。”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介紹。
這些基于真實交易的數據沉淀下來,就可以看到一個企業的信用,就好像淘寶天貓的賣家一樣,有交易記錄、信用評分和評價。
這些基于真實交易數據沉淀下來的物流、退稅等信息,將成為中小企業的信用憑證和財富。“原來做外貿生意都是潛在水下的,原來跟誰做了買賣,交易額多大,都無法體現。但現在可以通過外貿服務留下的數據展現自身的實力,取得買家的信任,降低溝通成本。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筆珍貴的財富。”阿里方面表示。
IPO前最后一搏
就在不久前,歷經波折的阿里巴巴終于再次回到資本市場,最終去處選擇了美國。阿里融資金額在10億美元之后還有多少,阿里與支付寶在本月初的新協議,馬云被人熟知的過往,都被不少人咀嚼一番。
更引人關注的是,阿里此次招股書里B2B出現的次數為零。雖然曾是阿里起步的最傳統業務,阿里B2B業務近年來增長緩慢,一些指標甚至滯漲。盡管B2B業務占阿里巴巴總營收的比例為15.87%,但已經被阿里作為一項常規支撐性業務而非增長性業務是不爭事實。
在招股書中阿里給自己清晰明了的定義是:零售+批發,零售即包括中國零售平臺(天貓、淘寶和聚劃算)、國際零售平臺(速賣通)、國際批發貿易平臺(alibaba.com)和國內貿易平臺(1688.com)。這一個四維矩陣是阿里的主干,其他業務是支撐的枝葉。
“這幾塊業務中,最弱的就是國際批發貿易,也就是原來的B2B。”業內人士分析,阿里B2B原先更像是外貿企業的展示平臺,買賣雙方在線上尋求信息,線下進一步溝通和發展業務,這么一來交易雙方的數據阿里是完全不知道的,它在其中發揮的平臺作用也很弱。
實際上,一達通平臺被阿里低調收入囊中已經將近3年。據阿里統計,2013年一達通平臺進出口額40億美元,共獲取1.8億條交易數據,平臺整合收益1美元超過7分錢。臨近上市之際,將這一“捂”了很久的項目搬上臺面,難免讓人聯想到是為IPO補足短板。
企業是否買賬
一直以來,中國外貿制造成本和服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65%、35%。如今,由于用工成本、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制造成本上升,制造成本可供擠壓的空間越來越小。
“但制造紅利的消失不等于外貿紅利的消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推動服務紅利的開始。”阿里巴巴外貿綜合服務事業部總經理魏強說。以互聯網為基礎,通過集約化的方式提供外貿服務,這就是魏強所說的“外貿綜合服務”。
寧波知音印象設備有限公司已與阿里巴巴一達通合作一年有余,從今年4月開始領取補貼。按去年報關金額200萬美元算,一年可得到6萬元人民幣補貼。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以前與外貿代理公司合作,享受的優惠更多,服務也更好。該公司負責人吳小姐介紹,以前,退稅最多13個點,通過阿里巴巴一達通平臺出口,退稅可達15個點。而通過代理公司,給供應商付款時,提前兩三天發賬單,之后還得不停催促。此外,代理公司每次都會按轉賬金額的10%押款,轉得越多,押得越多,嚴重影響公司現金流。與阿里合作之后,給供應商付款要快兩三天。
浙江依愛夫游戲裝文化產業公司董事長汪維佳認為,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補貼是有吸引力的,對加入這一平臺很有興趣。依愛夫現在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報關等一系列出口程序。“按這個設計,意味著我們這一塊的全部工作都可以交給一達通。”汪維佳說,不過她也覺得這可能并不適合所有的外貿公司,對諸如游戲裝這樣相對復雜的產品而言,一達通平臺如何做好服務,還有待觀察。
“浙江中小外貿企業很多,自身的流程業務能力比較弱,有了這樣一個綜合服務平臺,對外貿企業來說是個利好。”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看來,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不僅對企業有好處,對行業轉型升級也有利,“有些外貿公司純做代理業務,可能會跟一達通形成競爭,有利于促使他們轉型,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