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5月,草長鶯飛,正是高校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201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727萬人,創歷史新高。
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時,有些大學生將目光鎖定在“創業”上。大學生自主創業,作為就業的一條積極途徑,承載了許多美好希望。然而,擔憂也隨之而來,“全國大學生創業率不足2%,創業成功率不到創業學生人數的5%”,讓許多大學生對創業望而卻步。
推動大學生創業,是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建設的重要課題。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近日奔赴江西、廣東、陜西和遼寧等地,就相關課題進行實地調研。
“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亟待鍛煉培養”
“圈圈網”,南昌小有名氣的消費門戶網站,日均點擊量已突破120萬。公司的創辦者大學生周樂,回想3年的創業歷程,百感交集。創業初期,資金、場地、信息、市場對他來說都是舉步維艱。憑著一股創業激情,逐步擺脫困境,截至2013年底,企業營業額已達2500萬元,在南昌網站中擠進“第一集團”。
在南昌,每天都有新的創業故事在演繹。然而,創業故事的背后,卻是不到5%的創業成功率。
在如此低的創業成功率背后,到底隱藏了什么樣的秘密?在與創業學生代表座談時,有代表指出,“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亟待鍛煉培養。”
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認為,全社會的創業環境條件比較薄弱,大學生創業還存在創業率低、創業層次低、成功率低等問題,鼓勵創業、尊重創業的社會氛圍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校和家庭對大學生創業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支持力度不夠。
民盟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范芳認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因素還應該包括創業項目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行之有效的商業盈利模式,缺乏啟動和維持資金,缺乏創業場地及創業過程中的服務支持等。
“我們每年畢業生創業率都能達到4%”。廣東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副院長馬緒榮介紹說,學校通過分散培養和集中孵化這兩種方法,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整個教育體系中,取得較好效果。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徐小洲表示,創業能力是21世紀大學生應該掌握的關鍵能力。大學生應該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自身對于機會的敏銳性,溝通的能力以及將創意轉化為實踐的執行力,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高校應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創業教育
在千年瓷都景德鎮,正在或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們,都懷揣著一個美好的創業夢想。而支撐他們這一夢想、助推他們圓夢的,是景德鎮大學生陶瓷創業園。在創業園,很多從事創業的大學生,把“制作、擺賣陶瓷制品、雕塑”當作初步創業實踐。創業難,只有在這些大學生自己親身經歷之后,才會有深深的感受。
姚志德,這位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創業的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研二學生,談起創業很有感觸:“很多高校老師自己都沒有創業經驗,卻教我們如何創業。我們非常需要有創業經驗的老師,也非常需要能夠符合當下發展需求的教材。”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說,要為大學生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需要政府、學校和學生本身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良好的扶持政策;學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養市場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學生也要增強自我培養的主動意識,努力適應市場。
民盟中央副主席溫思美更進一步談到,部分高校創業園區的配套設施簡單,現有場地不足,基地孵化體系不完善,甚至于部分高校缺乏適合大學生創業的制度設計。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民盟江西省委主委劉曉莊認為,高校的創業教育內容單調,缺乏全面、系統性教育指導和個性化指導與咨詢。
在積累了多年創業教育研究經驗的徐小洲教授看來,高校應該通過設立創業教育公選課,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等多種途徑,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創業教育。他建議,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設立創業輔修或學位項目,為大學生提供系統化的創業教育。同時,通過不同渠道培養或吸引優秀創業教育師資,完善校企合作機制,鼓勵創業者參與高校創業教育。
政府應努力創造并維護整個社會公平競爭環境,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構建能夠保護各類創業者的社會安全網絡
回憶起當初創業時的激情,如今的張志鵬顯得更加理智。坐在廣州市海珠區中山大學國家科技園的辦公室,已經成為副總經理的他,難掩興奮。“每年光從科技園區的優惠政策中,加上國家減免的稅收,就可以省下來近萬元的房租費。”
目前,在中山大學國家科技園里,和張志鵬一樣正在實現自己創業夢想的,還有來自廣東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34家企業。
大學生創業,人們最擔憂的是什么?在四省區的調研中,不論是來自哪個方面的意見,都集中聚焦在一個領域,那就是政府在大學生創業中,究竟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盡管中央和各地出臺了扶持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但現實并不樂觀。調研組研究認為,很多大學生創業政策不適應創業的實際需求,難以形成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有效合力,造成中央和地方出臺的創業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張寶文指出,從政府職能的角度來看,解決大學生創業難問題,應當是努力創造并維護整個社會公平競爭環境,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構建能夠保護各類創業者的社會安全網絡。盡快實現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均等化,構建一個能夠鼓勵創業、扶持創業的良好環境。
據此,調研組認為,從政府層面,必須強化大學生創業的國家頂層設計。
首先,政府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與國際競爭需要,制訂國家中長期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戰略。
其次,進一步理順各主管部門的職責,加強統籌,避免政策重復或相互沖突。
再次,構建縱橫交錯的創業教育網絡。在縱向上實施終身創業教育戰略,明確各級各類學校創業教育的目標;在橫向上加強政府、教育系統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構建良好的創業型生態系統。
“在教育過程中滲透創業精神與創業意識的培養,在職業教育領域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在高等教育領域提升學生知識創業、科技創業的能力。這是未來大學生創業人文精神的內在要求。”張寶文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