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醫院動態 正文
近半產婦剖宮產,是自愿還是無奈?
2014年05月13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記者日前走訪河北省一些醫療機構發現,剖宮產本應是解決危重癥搶救、妊娠合并癥等的不得已手段,目前卻普遍被當成分娩的常規手段使用。據國家衛計委此前統計,中國平均剖宮產率達46%,是世界衛生組織警戒線的3倍,這意味著近一半產婦被剖宮產。一些專家認為,剖宮產率持續升高給婦嬰健康帶來許多潛在隱患,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他們呼吁,中國應加強助產士教育和培訓,讓助產士在生育護理中發揮主導作用,以減少過度醫療干預對婦嬰健康的傷害。

  或自愿或無奈剖宮產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記者從河北省衛生計生委了解到,河北省去年剖宮產率為39%,13個市有6個市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最高的達到66%。剖宮產率出現城市高于農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高收入者高于低收入者等現象。

  記者了解到,由于孕前教育不足,很多產婦對剖宮產存在認識誤區,抱著“大不了一剖”的滿不在乎的心理,甚至一些人為了挑黃歷選日子定時辰選擇剖宮產。石家莊的王紫晨慶幸選擇了剖宮產:“剖宮產是一個特小的手術,和順產唯一的區別就是大人恢復慢一點。”

  有主動選擇,也有無奈“被剖”的。一些產婦及家屬反映,現在醫院和醫生不敢擔責任,稍有點問題就會講一堆風險,還要簽署寫滿各種“嚇人”字眼的知情書,導致“想生也不敢生”。“醫生會告訴你一般沒事,但不排除這種風險。我當時躺手術臺上了還不愿意剖呢,可老公嚇得不行了。”剛生完第二個寶寶的李萍至今仍對剖宮產手術耿耿于懷:“可能和醫院也有關系,我六七個比較相好的同學,只有一個是順的。”

  而不少人對剖宮產的風險卻所知甚少。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莫中福說,能夠自然分娩卻選擇剖宮產肯定弊大于利,對產婦和孩子都沒有好處。現在疤痕子宮的孕婦特別多,都是前幾年剖宮產后再次懷孕的,每個月占到醫院剖宮產人數的8%左右。剖宮產再次妊娠最可怕的威脅在于可能造成兇險性前置胎盤、子宮破裂等,會導致致命性大出血,這樣的病例每天都能遇到。

  醫患關系緊張是重要原因

  石家莊幾家醫院的產科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對剖宮產手術泛濫的現象很痛心,認為自然分娩才是人類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她們醫院的剖宮產率卻連年居高不下。她們無奈地表示,在目前醫患緊張的大環境下,如果產婦堅持要剖宮產,醫生“不敢不剖”,“并不是醫生不敢擔責任,而是擔不起。”

  一些醫生認為,非醫療指征的剖宮產手術過多不是醫生單方面的原因,而是有復雜的社會心理因素。“比如胎心監測有好多是假陽性的,如果胎心監測不好,醫生知道不一定意味著有問題,如果醫生和孕婦非常信任的話,醫生會說試試吧,但現在醫生不敢說這個話,因為很可能成為話柄。為了避免糾紛,醫生只有告訴產婦利弊關系,讓她自己來選擇。”

  “既讓醫生處理、又不信任醫生。”記者采訪的產科醫生紛紛表示,產科大夫很難當,壓力大、糾紛高。一名醫生說:“很多堅持剖的產婦,怎么做工作都不行,醫生又不能強制她們順產,因為自然分娩要經歷十幾個小時,充滿了變數,而剖宮產畢竟是你要求做的,任何后果都由產婦自己擔著。”

  而前些年過多依賴剖宮產,接生數量減少,導致助產技術逐漸被邊緣化,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此外,醫療機構現行的運行機制主要是收入與薪酬掛鉤,使得醫務人員更愿意選擇付出少收入多的剖宮產。而自然分娩助產士看產程的過程付出的時間多、承擔的風險更大,收入卻很低。莫中福說,物價部門定價一次剖宮產手術540元,接生180元,有的醫院接生費更少,只有七八十元。

  呼吁助產士制度的完善

  日前在石家莊舉辦的國際助產聯盟助產發展工作會上,一些專家表示,目前的過度醫療干預與助產士隊伍的嚴重短缺有直接關系,導致在分娩過程中濫用不必要的、有害的醫療干預。

  莫中福介紹說,助產士在國外被稱為“履行順產的保護神”,其工作職能涵蓋孕前教育、圍產期保健、分娩技術、產后保健等。但2010年的調查顯示,與英國每千人口助產士人數為0.63%、瑞典0.70甚至越南0.09相比,中國每千人口助產士人數只有0.03%。“國外有助產士的本科、碩士和博士教育,中國連本科都沒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開設過助產士中專專業,后來都歸到護理專業,目前國內助產士大多從護士轉行,這導致全國范圍助產能力的降低,本來可以正常分娩的也剖了。”莫中福說。

  一些婦幼專家呼吁,降低剖宮產率、促進自然分娩,必須改變目前以醫生為主導的生育過程,加強助產士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包括專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助產培訓教育體系。同時加強助產和產前健康教育適宜技術培訓,促進助產士職稱系列的建立。

  河北省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自然分娩,但一些醫生坦承,在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環境下,這些控制措施和激勵制度都不重要。他們認為要發揮助產士作用,最重要的是制定相應法律法規,規定助產士的工作職能和范圍,并賦予其單獨處理病人的權利。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記者鞏志宏  編輯: 趙靜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