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臨海沿江鎮長潭河沿線人頭攢動。全鎮800多位黨員干部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在抽了水的河道里,卷起褲腳挽起袖子,有的撿拾河底的垃圾,有的清理淤泥。家住河邊的不少村民見狀也紛紛趕來幫忙。
自從年初省、市動員部署“五水共治”工作以來,沿江鎮以治污水為先導,推進防洪水、保供水各項工程建設,聚合全民治水力量,行動迅速、措施有力。全鎮38條河流面貌一新,惠及百姓的涉水工程正逐步發揮著各自作用……
強勢治理污水,兩周消滅垃圾河
在沿江鎮蘭道村,長潭河流經的河道邊,工人們正在修葺全新的護岸。河邊一塊明顯剛剛平整完不久的空地上,一些垃圾和雜物整齊地堆疊在旁。
“以前河里垃圾亂扔,河邊違法建筑亂搭,實在不成樣子。”蘭道村村委會主任王仕富說,通過前階段的治污和拆違,眼下村里正打算完善河道景觀,同時在拆違后的空地上新建一個村民休閑公園。
在沿江鎮近68公里長的河道沿線,像蘭道村這樣的治水事例還有很多。年初,沿江鎮只用了兩星期就完成了“消滅垃圾河”的任務。
針對隱藏在沿河違建中的非法拆解、電鍍等小作坊是造成河水黑臭的“罪魁禍首”,該鎮還借助“斬污除患雷霆行動”,一舉查處29家非法加工點。同時組織工作人員分別對接轄區內14家重點污染企業,加強日常監管。
此外,沿江至今仍有13個村沒有進行農村生活污水改造。為此,該鎮倒排計劃,積極規劃,計劃分三年使所有行政村均實現集污納管。“今年首先安排了4個村的改造工作,計劃6月動工,爭取10月完工。”鎮黨委副書記周能說。
推進涉水工程,三管齊下筑基礎
“五水共治”啟動以來,沿江鎮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三管齊下,以工程建設為抓手,努力改變著全鎮水利狀況。
在靈江邊的長甸堤塘,加固工程已經全部完工。2.15公里長,投資900多萬元,以50年一遇建設的新塘將江水牢牢鎮住。
“過去一到臺風天,以前的土壩根本擋不住洪水。‘云娜’臺風時附近樓房甚至淹到了二樓。”副鎮長于凌敏說,如今隨著堤塘的加固,這種遭遇已成歷史。
包括樁頭山下仇防浪墻工程、紅光海塘加固工程、下灣排澇閘改造、清潭頭龍噴水水庫儲水加固工程等,今年,沿江共安排有11項“五水共治”基礎設施項目,截至目前已完工項目就有5個。
為解決鎮里亭山區塊用水緊張的局面,沿江鎮還和臨海市水務公司合作,在靈江江底鋪設管道,從臨海涌泉水廠跨江引水。工程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成后可日引水12000噸,能夠解決該鎮西岑、紅光兩村2萬多人的生產生活用水緊缺問題。
上下齊心參與,建章立制造氛圍
在臨海市今年開展的“千企聯村助治水”活動中,各非公企業和在外經商人士紛紛認捐,為治水籌款。截至5月8日,沿江鎮的大小企業共認捐420萬元,認捐金額在臨海全市排名首位。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沿江上下參與治水的熱情。”副鎮長金光輝頗為自豪地說。
在沿江46個行政村,治水也正在融入村民生活的點滴中。在下洋岙村村部,記者看到,墻上的村規民約就明確規定:“凡村民在河邊亂倒垃圾,查實一次罰款500元。”金光輝告訴記者,這一條是為響應“五水共治”而在今年剛剛寫進所有行政村的村規民約里的。
在全面建立“河長制”的基礎上,沿江還以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為組長,成立了5個巡查組,分片區每周一巡。各村也相應成立了治水小分隊。鎮里還撥款購買了10艘船用于清理河道垃圾,并按河道長度每公里補助3000元幫助村里建立保潔員隊伍,保證了每個村都至少有一名河道保潔員在崗。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