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塞縣四個尿毒癥家庭用假發票騙取醫保事件近日引發各方關注。面對巨額醫療費,四家患尿毒癥家庭購買假發票騙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患者費用補助共計40多萬元。記者調查發現,這一事件凸顯基層醫保一大病救治力量有限、二審核存在薄弱環節兩大難題。
據安塞縣檢察院消息,2011年,家住延安市安塞縣的曹某的兒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癥,曹某家以務農為生,本來家境不富裕,面對換腎手術100多萬元的巨額醫療費,四處舉債。2011年7月的一天,曹某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給其兒子治病期間,無意間看到辦理假發票的小廣告,通過電話聯系到一個自稱“王鵬”的人,花費500-1000元不等的價格,以兒子曹小某的名義購買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虛假醫療發票7張,在安塞縣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經辦中心報銷了相關醫療費用。
初次詐騙得手后,曹某隨后購買了西安西京醫院虛假醫療發票及相關住院信息資料,多次在其老家安塞縣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經辦中心予以報銷,騙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患者費用補助共計20多萬元,騙取的所有費用都用于其兒子后期治療。其女婿韓某在明知是假醫療發票的前提下,去醫療保險經辦中心幫助岳父曹某辦理報銷事宜。
采取同樣手段,安塞籍農民羅某,李某、白某忠,白某寧等四人從2011年至2012年,先后在安塞縣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經辦中心共計騙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患者費用23萬多元。案件經公安機關再次偵查,安塞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公訴后,近日,安塞縣人民法院依法分別作出判決。
審判機關認為,6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購買偽造的住院資料及住院醫療費用結算票據,騙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患者費用補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鑒于6名被告人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認罪態度較好,且騙取的款項全部用于治療,并非揮霍浪費,故對6被告從輕處罰。判處曹某等6人有期徒刑五年、三年不等,并處罰金,騙取醫療補償款全部予以追繳。判決書下達后,六人均未上訴。
記者從安塞縣政府了解到,關于換腎的醫療補助標準,陜西省各地并不一致。2013年安塞縣已將此項補助標準調整至最高17萬元。但如果實行換腎手術,每位患者實際至少需要100多萬元,因此補助的金額也是相對有限的,仍需自費承擔大部分醫療費用。
安塞縣合療辦負責人表示,雖然有嚴格把關程序,但是基層單位對假發票的鑒別技術手段有限,目前只能依靠紙質薄厚、手感及肉眼觀察鑒別。有一些假發票經鑒別后會被拒絕報銷,但如果仿真度高的就難以鑒別。
對此,專家指出,國家應盡快建立重特大疾病國家“兜底”制度,政府要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加大投入,解決大病醫保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實現醫保基金社會化管理,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和社會監督。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