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三天小長假,“只見人潮不見景”的中國式旅游“如約而至”。據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統計,今年五一期間,西湖景區共接待游客187.32萬人次,同比增加11.18%。
專家呼吁,想要真正分流人潮,急需轉變旅游觀念以及進一步完善全民帶薪休假制度,實現錯峰休假。
西湖景區游客同比增加一成多
一到節假日,杭州就開啟“高峰模式”,全城路慢慢,景區到處都是人。
5月1日是小長假第一天,共迎客66.7萬人次,同比增長61.23%。免費景點中,湖濱景區12.96萬人次,花港觀魚9.84萬人次,蘇堤景區7.81萬人次。收費景點中,靈隱飛來峰景區3.32萬人次,三潭印月2.97萬人次,杭州動物園2.65萬人次。三天來西湖景區共接待游客187.32萬人次,同比增加11.18%。
這樣超負荷的接待狀態,帶來的是景區損害、景點衛生差等問題,游客玩得不盡興。中國旅游研究院標準化研究基地負責人任鳴教授認為,“人山人海”的背后實質是“扎堆休假”,中國人習慣性在法定節假日集中休息,是節假日景區游客暴增的重要因素。在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周末出游的理念不強烈,即使只比周末多一天的五一小長假都會出現人山人海的狀況。
農家樂也滿是人
為了避開假日人潮,任教授在“五一”小長假去了湖州長興縣二界嶺村。“我知道一到節假日大家會全體出動,沒想到連一些并不知名的鄉村也全是人。”任教授說,那里的農家樂在平日和周末“一桌難滿”,到假期卻供不應求,一些農家樂業主甚至只在節假日開張幾天,臨時叫來兒女、親戚幫忙,服務人員不固定,服務質量自然跟不上。
任教授認為,應進一步完善全民帶薪休假制度,實現錯峰休假,才能緩解“逢節必堵”的中國式旅游。
網絡上曾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2013年只有16%的人休了年假;有高達46%的網友表示“根本不知年假為何物”。國家旅游局開展的中國國民休閑狀況調查也顯示,在覆蓋各領域的2252名被訪者中,有四成人表示沒有帶薪休假。
任教授說,意大利就是個錯峰休假做得非常好的國家,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休息,所以那里的海濱一年四季都非常火爆但并非擁堵,不存在淡旺季之說。
有景區開始采取限流措施
早在去年10月出臺的《旅游法》中就有明確規定,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旅游法》實施半年多以來,各地景區均推出相應政策,逐步緩解游人“一鍋粥”現象。
武漢旅游節前率先出爐了旅游環境承載量標準規范,保障景區游客不再“超載”。今年“五一”,故宮實行分流參觀,如在御花園內特別擁擠的時段采取限流措施。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去人少的地方旅游。杭州市中國旅行社澳新線經理傅劍告訴記者,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在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很多島嶼都是限制游客人數的,人少景多成了線路的一大賣點,比如大眾路線的綠島每天上島人數不到千人;中高端路線的伊力特夫人島,每天(白天)允許的上島人數只有150人,其中50人是工作人員,游客只有100人。
距離端午節小長假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景區是否已準備好接受又一次人潮考驗,你還會去趕這個人潮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