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就在眼前,大伙兒都在為到來的三天小長假做著準備,有人出游,有人宅家。但是過節前,該做什么準備讓我們平安過節呢?醫生會給出解答。
五一假期明天就開始了,對于繁忙勞碌的現代都市人來說,節假日就好像是漫漫長路上的一個小驛站,在這里大家可以放松心情,調理身體,緩解由于緊張工作帶來的各種壓力。眼下又時值晚春時節,在這個暖洋洋的假期,很多人會忍不住去親近大自然,享受春日的陽光,和家人、朋友、同事一起到郊外踏青、爬山……
然而在出發前,市民該做些什么準備工作呢?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醫生和疾控人員,請他們為你支支招兒。
做好個人衛生,注意預防傳染疾病
五一假期出行,應注意預防腸道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臺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常玥表示,近期尤其要注意手足口病、麻疹、細菌性痢疾、傷寒、感染性腹瀉等傳染性疾病,市民在旅行時,應盡量做好個人衛生工作,防止病從口入。
此外,目前手足口病流行,如攜帶兒童外出,應確保孩子的健康狀況良好。如果孩子已經感染手足口病尚未痊愈,不可讓孩子帶病出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老年人、孕婦,如果基礎性疾病控制不好,或身體狀態較差,最好不要遠行。
另外,還需預防一些輸入性的傳染病,像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是登革熱的疫區,非洲是瘧疾的疫區,市民到國外旅游時需要注意當地的旅行告知,做好防護措施。
春暖花開,市民們喜歡到到野外郊游、爬山或野炊,期間也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在野外,蜱蟲經常出沒,這些蜱蟲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后,有指甲蓋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
萬一在外真遇到蜱蟲“上身”怎么辦?常玥表示,如發現蜱蟲叮住了皮膚,千萬不要用鑷子等工具將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應該用酒精、乙醚、煤油、松節油、旱煙油涂在蜱蟲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把蜱蟲“麻醉”,讓它自行松口;或用液體石蠟、甘油厚涂蜱蟲頭部,或用煙頭燙,使其窒息松口。這樣蜱蟲會自動從皮膚內退出來,若直接用手拔,雖會拔掉它的“口器“,但有毒成分還是會殘留在皮膚內。
驢友張先生的的經驗提醒是,大家在野外游玩時,最好穿上長衣長褲,把褲腳扎死,袖口勒緊,避免一些毒蟲爬進衣內,且要隨身帶著驅蟲藥水。盡量穿淺色衣服,有蟲子爬到身上,穿淺色衣服,可明顯看到,回家后還需仔細查找身上是否有蟲子。
天氣變化快,衣服要勤加
最近天氣變化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常會因氣候的變化而誘發或加重,中老年人尤應警惕。
臺州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蔡海鵬提醒,這階段要做好保暖工作,預防感冒,外出旅游也要記得帶上藥物,堅持按時服用,高血壓患者要多查查血壓,如果有波動的話要及時跟醫生聯系。
呼吸道疾病也是近期要小心的。呼吸系統疾病最大的危害是引發并發癥,如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
春天百花盛開,除了溫差大引起的呼吸道不適,一些呼吸系統疾病也多為花粉等過敏原所引起。花粉過敏癥的主要癥狀為打噴嚏、流涕、流眼淚,鼻、眼及外耳道奇癢,嚴重者還會誘發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臺州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朱君飛提醒市民:“近期以哮喘癥狀為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對花粉嚴重過敏患者要注意避免與花粉接觸,注意環境衛生,出門盡量戴口罩”。
花粉帶來的還有皮膚過敏,過敏體質的市民,外出也需避免與花粉接觸。
外出要吃得小心
雖然現在大家健康飲食的觀念已經比較強了,不再像以前那樣胡吃海喝,暴飲暴食,但是難得空下來的假日,休閑娛樂的時光,“味覺盛宴”總是難免,一個不小心吃得不平衡,就會傷害自己。平衡飲食總的原則是:保持三餐原有規律,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干稀搭配。
臺州市立醫院急診內科醫師胡蒙燕告訴記者,過去消化系統疾病是節日期間的常見病,這幾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節假日急性腸胃炎、胰腺炎以及酒精中毒的發生率降低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還是需要提醒市民健康飲食。
首先,假期親朋好友聚餐要注意飲食衛生。加工、保存食品時要生熟分開;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類等食品;不購買未經檢疫的禽肉制品;買回家的禽類制品要洗凈、燒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時要注意手部是否有傷口,如有傷口應戴橡皮手套操作。
其次,外出旅游忌貪食,去外地旅游,當地特色美食難以放過,尤其是小吃、大排檔更以物美價廉吸引游人。胡蒙燕提醒,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飯店吃飯。此外,出門在外盡量多喝溫開水,可以隨身帶個能裝開水的保溫杯,或者喝包裝完好的瓶裝水。不要隨便去溝里、河里洗蔬果吃或是隨便挖野菜、野蘑菇吃,更不要招惹野生動物,保護自身健康與安全。
宅家族少吃易上火食品,休閑有度
對于平時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在旅游和宅家之間,很多人寧愿選擇宅家休息。椒江的何小姐就選擇加入“宅家一族”。“三天時間的小長假,出去玩也挺累的,回來還得花時間休整,我干脆在家吃吃零食看看電影睡睡覺,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了。”
宅家族們都有這樣的特點,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瓜子、核桃、腰果、杏仁等休閑食品就成了宅家族們的最愛。
這些小食品可以適量吃,但不要吃起來沒完沒了。因為這些堅果類的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也難以消化。所以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的病人就更要少吃堅果類食物。
最近流行的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讓炸雞和啤酒組合也火爆了一把,很多年輕人在放假休息時嘗試著做一些煎炸食物,比如炸魚、炸雞、炸蝦等等。專家提醒,這些油炸食品味道雖好,但由于含較多的油脂,不僅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還會額外攝入較多的能量。五一時天氣已經開始熱起來,飲食上也應注意節制辛辣溫熱的食物,免得助火傷津。
此外,宅家族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愛睡懶覺。平時工作緊張忙碌,或多或少都會有缺覺的情形,大家盼望著假期里睡個長覺,把所缺的覺全補回來,有的則是日夜顛倒,晚上通宵娛樂,白天睡上一整天。這樣的休閑方式其實很傷身,因為過度昏睡并不等于充分休息,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一心睡大覺,那么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就會徹底被打亂,睡上兩三天后,不僅不會感覺到輕松,反而會頭暈、全身不舒服,而且可能在應該睡的時候睡不著,造成睡眠紊亂。
防范節日病
假日綜合征是大小節日后常見的,主要表現為過完節后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采,腰酸背痛,疲乏無力等,多是由于節日起居失常,勞逸無度,睡眠不足,以致生活節律被打亂所造成。預防這種疲勞綜合征關鍵是要調整好“生物鐘”,注意休息,保證睡眠,不要打亂平日的作息規律。
此外,春天還是心理疾病患者最危險的季節,由于天氣變化,病人情緒波動大,成為心理疾病發作的主要誘因。臺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治療室副主任醫師陳統獻介紹,在春季的各類精神疾病中,抑郁癥較為常見。一來是因為春季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激素分泌紊亂,多變的天氣會導致人的情緒波動較頻繁。
二來春季人們的壓力也比較大,新的一年里人們都懷著美好的愿望,如果得不到實現,性格內向或者暴躁、不自信的人更容易精神緊張,出現焦慮、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癥狀。
“預防春季抑郁癥,可以利用假期出去走走,散散心,適當做一些運動,工作壓力較大的上班族可以找朋友聚聚,倒倒心中的苦水,把壓力都釋放出來,讓心里舒坦。”陳統獻說,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老年人在節假日與兒孫共同度過歡樂的時光之后,面對與親人的分別,容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需要家人多加關注和安撫。
鏈接
旅游四寶:扇子、雨傘、墨鏡、太陽帽
外出旅游,跋山涉水,穿林越嶺,流汗是難免的事情,備一把扇子,就能起到驅熱的作用,可謂必不可少。旅游時,帶一把折疊傘,不僅可以避免旅途中降雨挨淋,還可以遮陽。墨鏡的作用在于它能使游客避免強光刺激以及風沙吹進眼內,同時還能增加游客的風度。太陽帽的主要用途是能避免太陽暴曬你的面部皮膚,使你的頭發不被風吹亂。
帶好必備的藥品
旅行前準備一些常用的藥品,也是游客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誰也不能保證旅途中不生病。而一旦身體不適,身邊的小藥就能救大急。感冒藥、抗過敏藥和創可貼,有基礎疾病的人更不能忘記帶日常服用的藥物。另外,帶一支體溫表也不算多余。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