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信號預警“胃癌”
1、上腹部疼痛
此為胃癌最常見的癥狀。開始為間歇性的隱隱作痛,常常診斷為胃炎或潰瘍病等。
2、上腹部不適
多為飽脹感或燒灼感。可以暫時緩解,反復出現。
3、食欲減退、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
表現為食后飽脹感并主動限制飲食,常常伴有反復噯氣。
4、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
如果在沒有進食血豆腐,吃鉍劑等藥物的情況下出現了大便發黑,就應盡早來醫院檢查。
5、乏力、消瘦及貧血
這是另一組常見而又不特異的胃癌癥狀。病人常常因食欲減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現疲乏軟弱等表現。
注意:在胃疼、胃區不適或消化道不適的時候,應該及時去醫院消化科做胃鏡或實驗室檢查,搞清病因。在疾病發作之前,做好預防工作是最“高明”的做法。
科學養胃“時間表”
7:00晨起喝杯溫開水
晨起喝水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血管疾病。普通人晨起喝水以白開水為好,不應加鹽。便秘的人,喝蜂蜜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8:00早餐吃熱食
很多人對午餐和晚餐很重視,卻對早餐要求不高。調查表明,不吃早餐引發肝膽疾病的概率為11.7%,引發胃病的概率高達36%。一份營養均衡的早餐中應包含谷類、奶類及其制品、肉類、豆制品以及水果與蔬菜等幾大類食物。
12:00午飯前喝湯
在食物比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湯水會稀釋唾液和胃液,但它對腸道消化液的影響很小。注意不要將飯和湯一起吞下去,飯沒有經過充分咀嚼,容易消化不良。
19:00晚餐后站立助消化
容易泛酸水或胃有灼熱感的人,盡量不要飯后躺著、坐下,否則容易反流到食道,使癥狀加劇。用餐半小時以內不要做劇烈運動。因餐后血液會流向胃部并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做劇烈運動,易致消化不良。
22:00睡前喝牛奶
對于健康的人,睡前兩小時不宜再進食,包括喝牛奶、果汁等,因為牛奶會引起胃酸分泌,容易對胃黏膜造成損傷。
對于胃潰瘍病人和胃切除術后的病人,提倡少量多餐,因此在上床半小時前最好能加一餐,食物可選擇面包、雞蛋、粥等。不宜進食純流質食物。
3、癌變
最后一種"奪命并發癥"是非急性的,一些長期胃潰瘍患者會發生癌變。要防止胃潰瘍,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一旦出現胃痛等癥狀,應該及時就醫。
專家提醒:除了胃潰瘍以外,其實還有一些小病也不能忽視。雖然小病"奪命"并不是常見,但一些小毛病確實可能轉化為大問題。專家提醒,市民不需要過度緊張,但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有一些小癥狀及時就醫,不要自己亂服藥,硬扛更不可取。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