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各地難舍地產支柱忙救市 市場手段逐步替代限購
繼溫州傳出上報松綁限購的方案后,上周末杭州、佛山、長沙等多個城市也開始醞釀和討論松綁限購,以杭州為例,有消息稱其限購政策已經獲得省內認可,北京商報記者就此采訪當地開發商,得到的回復是尚未收到監管部門放松限購的措施,但多家品牌開發商在當地的分公司證實,此前曾經被組織就市場動態與監管部門進行座談。
業內稱,在GDP增速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確實無法割舍地產業的支柱地位,松綁限購以實現救市可能會是未來二三線城市的普遍選擇。
本次傳出放松限購的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期新房及土地市場持續火爆,投資量大幅增長,但進入今年以來市場迅速降溫,以杭州為例,根據偉業顧問數據平臺,杭州市場4月前三周新增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性住房)共計5867套,同比增長9.1%。與此同時,新建商品住宅可售套數自2013年10月以來不斷攀升,截至4月前三周,存量已達到77109套,同比增長36%,僅次于2014年首月81155套的歷史高位。和火爆的供應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杭州一手住宅成交市場顯得尤為冷清。根據偉業顧問數據平臺,杭州市場4月前三周新增商品住宅共成交2352套,同比下降46%。由住宅新增量和成交量二者數據對比可以發現,4月前三周一手住宅去化率僅40%,創歷史新低,供過于求的矛盾繼續加劇。
偉業顧問市場分析師趙紅娟表示,2014年以來,受銀行信貸收緊、中國整體經濟形勢下滑、樓市觀望情緒濃厚等因素的影響,全國各地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現象,杭州也并不例外。通常情況下,在市場交易環境不景氣的形勢下,開發商捂盤惜售的現象往往會大大減少,而與之相反的是會增加供應量、加快推盤節奏以搶奪剛需客戶。兩方面因素疊加,造成近來杭州一手住宅供需比增大、去化率降低。
“雖然上述傳出放松限購的地區均伴隨著經濟轉型的陣痛,制造業數據的下滑,希望通過松動來達到拯救地方經濟的目的,但從數據來看,卻并非到了‘失速’的狀態。”北京一機構分析師表示,依然以杭州為例,盡管4月新房去化率僅為40%,但其經濟增速卻并未受到過多影響。北京商報記者登錄該地發改委網站查詢發現,杭州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為7.5%,不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華南地區也并不算低。“這樣一個GDP增速完全可以支撐杭州的樓市調控,如此著急醞釀放松限購,還是無法放棄地產的支柱地位。”上述分析師直言,作為國內1.5線城市的代表,杭州房地產從去年開始的突然火爆,直接導致品牌開發商扎堆爭奪土儲資源,不斷刷新的土地成交價讓杭州的主管部門賺得盆滿缽滿,也帶動了新房價格的迅速攀升。
但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樓市調控政策走向及趨勢來看,限購等行政化調控手段并不是一個長效性調控措施,遲早會退出。從未來趨勢來講, 限購會逐步寬松取消,市場手段代替行政化調控手段和措施勢在必行,限購等行政化措施會逐步退出,為樓市長效調控機制出臺做鋪墊。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