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輕男女春天一過,臉上就開始長痘痘,有的人嫌麻煩,不去醫院治療,自己從網上等途徑買來藥膏擦。2014年3月出版的《中國衛生檢驗雜志》刊出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鄭榮、王柯的文章《除螨祛痘類化妝品中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測定》,文章提醒,在化妝品檢驗過程中發現,一些不法廠商為了延長化妝品的保質期、提高化妝品的功效,在祛痘除螨抗粉刺類化妝品中,非法添加氯霉素、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及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專家提醒快報讀者,要警惕市場上的個別速效祛痘類產品,它們可能非法添加有抗生素或激素。長期小劑量使用這些產品,很可能會引起過敏,誘導耐藥菌株的出現,甚至造成全身性傷害,如氯霉素濫用嚴重者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祛痘類產品非法添加抗生素
這兩年每年都有檢出
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O管處處長姚如滔說,我國《化妝品衛生規范》中明確提出,抗生素屬于禁用物質,但由于抗生素對某些皮膚炎癥有一定療效,短期即可見效,因此被一些不法分子違禁添加,這種情況雖然并不普遍,但每年在杭州也都有檢出。
2013年,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祛痘除螨類化妝品22批次,檢出含抗生素氯霉素的不合格產品1批次,檢出率為4.5%。2012年,抽檢祛痘除螨類化妝品16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1批次,檢出率為6.3%。
姚如滔處長提醒,消費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購買護膚產品或在美容院使用護膚產品時,要看清外包裝上是否有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衛生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有效使用日期等內容;祛斑、減肥、美白、美乳等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標注“衛妝特字”號;進口化妝品是否有中文標志,是否標注“衛妝進字”號以及原產國、制造商和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內容。對選用美容院自制的所謂“特效”、“秘方”產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添加激素,會導致痘痘復發或過敏性皮炎
添加抗生素,可導致皮膚表面菌群失調
青春痘,學名痤瘡。痤瘡是一種較難治愈、容易復發的皮膚病,由于它有多種成因,患者們大多嘗試過不下一種治療方法和產品,有些人甚至越治越嚴重。
杭州市三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沈宏說,從臨床上看,輕度痤瘡患者大多不愿意去醫院,而是自己選用祛痘類護膚品保養,到醫院來治療的多是中重度患者,其中不少是因為自己亂用藥后癥狀惡化才被迫來的。
“有三種速效祛痘產品最要警惕:一是不正規三無小品牌,二是所謂的美容院專供品,三是網傳的復方中藥秘方制劑。患者看診時有時會帶來產品外包裝,明顯是沒有妝字批號、沒有條形碼、沒有生產地址的三無產品。”
沈宏主任說,有時他也會不解地問患者,為什么膽子這么大,往自己臉上隨便抹這些不明產品?許多人的回答是,“一開始只是想試試,用了卻發現確實有效果,就依賴上了,但用久了并沒有根治,反而發現皮膚變脆弱了,才想來醫院看看。”
“不規范的祛痘產品違法添加的成分一般有兩種:一是抗生素,為了抗菌消炎;二是激素,因為痤瘡的發生常與雄激素過量分泌相關。”
添加激素的,使用后會迅速見效,停用后會復發,而且會發生紅疹發癢等過敏性皮炎癥狀。
添加抗生素的,對皮膚炎癥確有速效,但若經常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表面菌群失調,有益菌減少后,原本正常的皮膚可能轉化為過敏皮膚,容易發生真菌感染,動不動就起紅疹子,更甚者,發生全身抗生素耐藥。
現在許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化妝品,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專家提醒,消費者在互聯網購買化妝品時,要仔細查看產品的生產企業、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等相關信息。不要購買沒有批準文號或者與批準信息不符的特殊用途化妝品,不要購買沒有備案文號或者與備案信息不符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相關信息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數據查詢”欄目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
中重度痤瘡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
不要半途而廢
沈宏主任建議,得了痤瘡首先要讓醫生看一下,吃什么藥、搽什么藥膏,讓醫生把一下關。自己盲目使用祛痘產品,只會加重癥狀。
也許有的痤瘡患者會問,我去醫院看,醫生也給我配了含有抗生素的外敷藥了呀,這個為什么又可以了呢?難道它們和化妝品中添加的抗生素不同嗎?
“確實不同。國家現在對抗生素的管制已經非常嚴格。第一是保證外敷抗生素和內服抗生素不重疊,不會同步研發,否則將引起交叉耐藥(用過外敷藥的再用同類內服藥會失效);二是優先保證內服抗生素的先進性,常常是將淘汰掉的內服抗生素用作外敷藥的材料。”
沈宏主任說,中重度的痤瘡,皮膚長期處于炎癥狀態,確實需要使用抗生素藥物來進行治療,但醫生在使用抗生素治療痤瘡時會非常注意劑量和療程,以盡量避免耐藥性的產生。
比如治療開始要足量,一旦有效不宜減量,要保證足夠的療程,避免間斷使用;假如治療后2-3周無療效,應及時停用或換用其他抗生素;同時,痤瘡丙酸桿菌是正常皮膚的寄生菌,治療以有效抑制其繁殖為目的,而不是達到完全消滅,因此不可無原則地加大劑量或延長療程,更不可以作為維持治療甚至預防復發的措施。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還可監測痤瘡丙酸桿菌的耐藥性,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