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保持河道整潔,關鍵在于防反彈
2014年04月26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摘要】  “嚴禁向河道內丟棄塑料袋及菜葉等植物垃圾。違者每次罰款50元,并由其負責清理。”這是天臺雷峰鄉祥何村“五水共治”村規民約的部分內容。

  “才沒幾天,青龍浦河面的垃圾就沒有了,每天還有專門的人員在清理,看著舒服多了。”說這話的是路橋橫街鎮洋嶼村的何冬生。他看法的轉變,來自橫街鎮雇傭的9艘保潔船每天兩次對13條河道清理的日保潔制度。

  路橋橫街的做法只是我市對保持河道長期整潔進行的部分探索和實踐。在我市,很多地方在河道清理的過程中,通過設立河道保潔專項資金、政府購買服務,對河道實行市場化運作保潔等模式,成立義務護河隊、環境監督員等隊伍探索建立管理河道的長效機制,防止“垃圾河”反彈。

  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

  “嚴禁向河道內丟棄塑料袋及菜葉等植物垃圾。違者每次罰款50元,并由其負責清理。”這是天臺雷峰鄉祥何村“五水共治”村規民約的部分內容。該鄉各行政村將衛生公約、“五水共治”十禁令等納入村規民約,成立村規民約監督組31組,開展日巡查、周曝光、月點評活動,獎優懲劣,對污染水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逐漸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約束機制。

  雷峰鄉堅持水面、岸上全聯動,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天臺出臺了《天臺縣河道保潔長效管理實施方案》,實行大河市場化運營物業化管理、小河門前三包生態化處理。在全縣597個行政村配備1372名農村保潔員。落實河道垃圾保潔經費1568萬元,保證每個保潔員年平均工資25000元。還出臺河道保潔長效管理考核辦法,對于考核排名末兩位的要通過報紙和電視進行通報,年度考核結果與財政專項保潔金撥付掛鉤。鄉鎮對村級考核結果同村級項目補助資金撥付、村干部報酬相掛鉤。

  除了政府購買服務,通過保潔公司對河道進行保潔外,有的地方還采取了讓企業也參與到河道的長效保潔的隊伍中來。在臨海大田街道,目前已經有26個河段被正特、天天電子等21家企業“認領”,長度約14546米。這是街道讓企業參與治水開展的認領河道活動,通過由企業負責認領河道的保潔監督、日常維護等工作,提高企業保護水環境的意識。

  據了解,全市鄉級以上河道保潔采用市場化運作、物業化管理模式,全部通過社會公開招標選定專業保潔公司,明確保潔主體為各鄉鎮政府,采取買服務的方式進行保潔管理,并負責對鄉鎮河道保潔定期檢查考核。目前,9個縣(市、區)和經濟開發區均采用這一模式,保潔效果明顯。

  社會參與監督,長效化保潔

  “小伙子,東西別往河道里扔,河道整潔要大家一起維護。”4月13日,黃巖區委黨校副校長陶伯清以“幫幫團”成員身份來到聯系鄉鎮——寧溪鎮開展垃圾河督查,看到金岙坑上有幾片菜葉,他對正在一邊洗菜的村民說。當天,“幫幫團”首次出擊,50余名部門人員會同“五水共治”辦,分赴19個鄉鎮(街道),對河道清理、長效機制建立及落實等情況進行密集督查。

  所謂“幫幫團”,是黃巖“五水共治”辦針對垃圾河督查推出的舉措,由部門定點督查聯系鄉鎮(街道)的垃圾河長效保潔工作,幫助鄉鎮(街道)查漏補缺。

  督查倒逼是外部監督,我市不少地方摸索出提高群眾參與責任的措施。“近日,步路鄉王宅村以荷岙村為標桿,組織50多名婦女,連續4天把一條長800多米的‘責任河’清理干凈。”仙居縣“五水共治”辦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該縣每月開展的家庭“責任田”評比,按照“一對一”要求,從本村、本鎮和全縣范圍內尋找標桿,明確整改措施。

  “五水共治”開展以來,仙居縣、鄉鎮(街道)兩級相繼出臺《家庭治污責任田行動方案》,每名婦女認領門前屋后“責任田”,責任人除了要管好自家灶臺廚房,還要做好房前、屋后,“責任田”的潔化、綠化和美化工作。

  我市各級“五水共治”辦不定時對轄區垃圾河清理情況或保潔情況進行巡查、暗訪,對相關情況進行通報。市“五水共治”辦對各縣(市、區)垃圾河整治進展情況進行每周一督查一通報,目前已通報了13個問題鄉鎮(街道),并對12名存在畏難情緒、工作不力及工程推動嚴重滯后的鄉鎮(街道)黨委書記進行約談。

來源: 臺州日報  作者: 羅浩榕  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