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破解創衛“難題王”行動以來,黃巖區對創衛工作進行了精細化操作,既有紅三村數據化的創衛目標,也有東路農貿市場細致化的硬件升級。
紅三村將鋪設排污管道1300米
紅三村除了本地村民,還住著4000多外來人口。平日里,住戶們經常將廢水倒在門口的路上,于是就出現了“不下雨也要淌水”的情景。
所以,紅三村創衛任務的重點,就放在了排污管道的建設上。昨天中午,記者在紅三村看到,10多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干活,多條排污管道的支管已經鋪設完成。
除了排污管道,過濾污水的沉淀井也已經成形。“我們正在道路硬化,差不多再過2個月就可以將支管鋪設好,連接到主管。”黃巖東城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大汐說。
據了解,此次紅三村管道工程共花費200萬元左右,除了鋪設污水管道,紅三村還清除了村里所有的養殖基地,并還原了綠化帶。
東路農貿市場設置創意擋水板
作為創衛“難題王”18個點之一的黃巖西城街道東路農貿市場,曾經是典型的臟、亂、差。“整治之前,這頂棚到處都是老舊鐵架和線路,地上都是污水,雜貨亂堆放,這么多年我們也習慣了。現在的菜場整潔多了,我們的環境衛生意識也就跟著提高了,不再亂堆雜物、亂倒污水。”在東路農貿市場賣了多年海鮮的王阿姨說。
記者在東路農貿市場看到,頂棚已經裝上了白色扣板。“這和家里裝修的吊頂差不多,看起來很清爽。”一位買菜的大媽指著屋頂說。
除了屋頂改造之外,東路農貿市場的擋水板和其他菜場也有不同,整個結構就像擴大版的廚房水槽。“水槽”里放著各式各樣的蔬菜和海鮮,水漬通過一根塑料水管流到排水溝,不會流到地面上。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提升硬件條件,準備將地面上容易臟的地方用涂料再涂一遍。”黃巖西城街道辦事處書記羅永煒說,硬件提升很重要,市民參與創衛的氛圍更重要,要讓菜市場的攤戶和附近的居民都不斷提升創衛意識。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