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房產 > 主編推薦 正文
九龍倉自曝降價內幕:城鎮化有陷阱
2014年04月21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在最近一波地產商降價大潮中,港資房企大鱷九龍倉(00004.HK)的降價行為惹人注目。在長三角的常州(樓盤)和杭州(樓盤),九龍倉降價“搶跑”,部分樓盤降價幅度在3000元至5000元不等。在成都也有數個九龍倉樓盤大幅降價銷售,降價幅度最高也達到5000元,遭到業主“圍攻”。

  對此,九龍倉中國地產主席周安橋日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采訪時強調,價格調整只是業務策略,而不是政策策略。“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決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區會有漲有跌,都會有不同。有些城市有些產品,我們經過一段時間來看,也許是當年買的地貴了,產品在某個地區某個階段內過剩了。”

  周安橋坦承,一些城市的供應量過大、供應節奏過快,超出了房企意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城鎮化進程中的“陷阱”,并稱“要檢討,總結經驗”。

  城鎮化進程中的“陷阱”

  《中國經營報》:最近常州、杭州出現房價下降的情況,這些地方在國內算是經濟發展不錯的城市,但很多品牌開發商在當地的情況都不好,你怎么看這兩個地方出現大面積房價下降的現象?九龍倉住宅這一塊的未來空間在哪里?

  周安橋:這個問題很復雜,表面上看來經濟很好的地方,正常情況下,隨著經濟發展,房價上漲。但是房價持續上漲情況沒有發生。也許過去這么多年,城鎮化推動有點自發性,在個別地區發生供應量過剩,供應時間太緊,在很短時間內,推很多土地出來,一下子配套各方面沒有跟上來,也影響房價上漲。希望未來的城鎮化,造城造鎮,有更好一點兒的計劃,避開剛才講的情況。

  我們選擇土地的時候,也免不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到一個城市,看GDP,看人均GDP,看房價,大家看了這些數字后做的決定,一定不會錯嗎?也會錯。比如說,我今天買進一塊地,買的時候我覺得是對的,沒想到三個月以后,又連續有五塊地推出。這就變成,我買的時候是唯一的,三個月六個月后,變成十家都在開發同一地區。今天大家要一起檢討思考,房產商也好,政府也好,是不是供地太快了,供地太多了,配套不齊了。10個項目都建住宅,一個醫院也沒有,一個學校也沒有,一個商場也沒有。這也是中國前幾年的特色,外界批評過去的城鎮化會造成空城鬼城,但也不能說城鎮化就失敗了,要檢討,總結經驗。

  作為九龍倉來講,城鎮化過程中,看到很大商機,但是具體落實,不知道這一步怎么邁出去。機會太大、太多,也不是好事情。這么大機會,從哪里開始,我們要吸取過去這些年來正反兩面的經驗。正因為過去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才知道,不要只看到機會,機會中也有陷阱。也就是說,在未來城鎮化里面,有很大機會,也有不少陷阱。

  《中國經營報》:常州、成都項目降價以后,年報解釋說是“順應市場”,你對中國市場未來發展怎么看,會不會再做一些順應市場的調整?

  周安橋:順應市場調整永遠都會做,隨行就市,從長遠來講,對中國地產基本面是看好的。特別是兩會后公布了中國的城鎮化計劃,根據李克強總理的說法,在未來6年,有1個億的人口會進入城市,城市舊區改造有1個億,中部西部還有1個億。數字在外面看起來,是很巨大的,等于是制造一個美國出來。從人口來講,在未來6年,要有等同于美國的建筑量。這里面有很大的機會,但也有很多部分不知道怎么做。總理提到的大量保障房,這部分,目前來講,是不開放給香港公司來做,我們是不理解不參與,哪怕1/10的人口需要我們,那么也有3000萬。未來中國的地產,毫無疑問,總的是看好的。

  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發展商參加土地的競拍,積極性很高,出現很多地王,但是房價沒有很大漲幅,跟不上地價漲幅,甚至一些城市出現嚴重的滯銷,很多房子賣不出去,去化率不高比較普遍。

  回到九龍倉這一段時間的做法,引起了大家關心。我們是隨行就市,并不是我們不看好中國市場,絕對不是全面拋售資產。第一我們會繼續關注一些地方,可能還會買進。第二或許未來你們能看到我們某些樓宇漲價。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決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區會有漲有跌,都會有不同。有些城市有些產品,我們經過一段時間來看,也許是當年買的地貴了,產品在某個地區某個階段內過剩了。在有機會大家都要降價的情況下,我可能先下手為強,我比你早降一禮拜,就贏得一個禮拜的空間,多賣一百套,總比少賣掉好。這是九龍倉業務上的策略,不是政策上的策略。如果把它提到政策上,那就誤解了我們。

  《中國經營報》:常州降價時,地方政府有沒有反應?剛才你說,可能會雙向調控,請問其他城市有沒有和九龍倉討論?

  周安橋:沒有和常州市政府打招呼,后來見面時,常州市政府人士表示理解,保證按法制來處理,不需要擔心不正常的舉動,比如砸樓盤等現象。但政府也不是鼓勵我們降價,他們認為是我們企業的行為,表示尊重。

  布局內地商業地產

  《中國經營報》:九龍倉在香港商業地產零售很強,在內地商業地產發展上有哪些想法?

  周安橋:商業地產是九龍倉的主打業務,今年我們做了具體的統計,香港海港城和時代廣場,還有一個荷里活(好萊塢)中心,每年盈利460億港元,占全香港零售9%,估值過去4年增值了1000億港元。到去年年底,商業地產占4000多億港元,占全部業績接近60%,2600億港元歸屬出租物業。其中內地商業地產占其中的500億港元,從4年前100多億港元增加到這個數目,內地收租物業增長了好幾倍,香港增長1倍多。500億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年初在成都完成了第二代商業綜合體,十多年前我們分別在上海(樓盤)、北京(樓盤)、大連(樓盤)等都有時代廣場,屬于我們的第一代產品,現在看起來規模比較小。成都的國際金融中心1月份剛開幕,是第二代產品,總規模地上地下75萬平方米,超過了香港海港城,商場面積接近25萬平方米,95%以上已經全部出租。

  這是我們未來繼續往前走的方向,接下來重慶(樓盤)、長沙(樓盤)將陸續建成。重慶的50萬平方米,長沙的地上地下面積有100萬平方米,是我們目前在建的最大的國金中心。上海、西安(樓盤)也在繼續尋找類似的項目。這類項目的特點之一,都會有類似的規模,商場面積有十萬、二十萬平方米左右的量。內地比例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總有一天內地商業地產會接近甚至超過香港。

  《中國經營報》:關于商業地產,大家一直在說,電商興起,中國商業地產存在很大風險。你剛才說,九龍倉未來在上海、重慶、長沙這些城市做更大體量的商業地產,怎么判斷市場風險?

  周安橋:電商對我們的影響肯定有,九龍倉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盡可能做對象比較寬的商業,我們很少做小范圍的區域性的項目,目標客戶越大越好,不是為一個小的區域服務。成都這個商場不是為了錦江區服務,一個區支撐不了這個商業,甚至不是為了成都服務。海港城也不是為了香港服務的,是為了4000萬游客和700萬香港人服務。規模有綜合性因素,不是簡單購物,是一個體驗,這樣就能盡可能降低網購的影響。IFC(國際金融中心)我們也沒有指望遍地開花,在可見的未來,10年內也不會超過10個,我認為一個商場針對的是1個億的人口,那么就比較安全了。

  未來市場不樂觀

  《中國經營報》:今年沒出調控政策,但是很多開發商比較忐忑謹慎,是什么原因?很多開發商預期下半年會轉好,或者周期比較長,你怎么看?

  周安橋:房地產附屬于經濟發展,房價不可能一路上升,和經濟脫軌,今年房地產商幾乎不約而同看法保守,實際上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大家都采取觀望態度,我們認為調控不可能有更嚴厲的政策出來,應該往放松的方向走,理應樂觀,但大家都覺得不一定,我覺得和宏觀經濟有關系,我沒有看到更多行業蒸蒸日上,除了虛擬經濟,包括全世界對經濟的走勢,都有一個保留看法。在這個大環境之下,也許現在放開限購,也不見得有很多人買房子,萬一放寬了,房子銷量還不上去豈不是更讓人害怕,現在還有限購的借口。不管內地、香港還是海外也好,利息上漲,銀根緊縮,大家買大宗商品都會相對保守,而且現在房子存量比較高。

  《中國經營報》:你剛才提到,有些城市即使虧本,也要及時出貨,具體是哪些城市?今年還會買地,今年有沒有制定目標?在哪些城市?

  周安橋:這樣的城市不多,常州算是這類城市,發生什么變化?剛才也講了,有些地方在城鎮化過程中,過分激進了,推出土地太多了,供需關系發生變化,我們會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作出相應舉措。我們在內地大概有五十幾個項目,比較明顯調整價格的也就兩三個。我們調整價格不止這幾個,還有別的項目也做了調整,往下調比較多,幅度不高,5%,不是大量地降,不是上百套的規模,大家都沒注意。

  沒有很具體的數字,新進的城市會比較保守,原來已經進的城市會優先考慮。不會超過我們銷售的數字。我們買地分兩種,一種買進來補充我們的銷售,但是九龍倉同時又是綜合體的發展商,不包括買綜合體的數字。如果找到一塊商業綜合體的地,也許會超過。

  《中國經營報》:在業績會上,管理層說完成今年目標比較困難,經過價格調整后,有沒有改善?是不是持相同的看法?

  周安橋:前3個月超過了預期目標,原因包括在某些城市調價,所以對達成整年計劃有信心。跟大部分地產公司一樣,下半年預算會比上半年高,主力銷售時間是第三第四季度,總目標是230億元,從內部來講,第一季度預算是40億元多一點兒,已經略微超過,還要繼續努力。我們沒有特意說繼續降,不排除會漲,這個不是政策范疇,是業務性問題。同時也密切注意市場的變化,我們對改變有預期,調控不會一成不變,中央政府可能會出一些全國性的政策,把政策下放到地方上來,我們同樣在期盼,哪些城市會出新的做法,希望有新突破,甚至我們認為上半年就會出現,但是具體說不準。我們以后的一些做法也會根據政策作出調整。

來源: 中國經營報  作者:  編輯: 王思遠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