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聯手,當場查獲大量假羊肉
6元錢就能買到一包涮羊肉?
加工人員表示,自己從來不吃這種涮羊肉
這是一個跟了將近1年的題材,源于一起看似平常的小投訴:羊肉沒有羊膻味。
在這將近一年的調查過程中,記者一度跟丟了對方,站在機器轟鳴的廠房堆里迷惘;一度拿著兩袋涮羊肉在各個部門屢屢碰壁;一度為店老板面對公安機關搜查仍然淡定狡辯而吃驚……
真相在打開冷庫門之后呈現……
1
記者暗訪
羊肉價格便宜得令人起疑
去年5月份,溫州晚報記者接到讀者投訴,說在溫州市區城南立交橋邊的溫州菜籃子錦繡農貿市場里買的涮羊肉沒有羊膻味,讀者對這羊肉真實性產生質疑。為此,記者展開調查。
去年5月13日,記者根據讀者舉報來到了溫州菜籃子錦繡農貿市場大門外,在臨街一家名為鹿城區大南草原食品經營部的店里買涮羊肉。
記者:“想買這種吃火鍋用的涮羊肉,多少錢一包?”
經營部工作人員:“6塊。”
記者:“可以,給我兩包。這是哪里的羊肉?”
工作人員:“內蒙的。”
記者發現涮羊肉袋子上是一個溫州市區的地址:“溫州做的嘛!哪里是內蒙的!”
工作人員:“肉是內蒙的,拿過來自己裝的。”
一包涮羊肉180克,上面沒有標注生產日期。180克羊肉僅需6元?折算后每斤羊肉的價格僅16元多,比市場上的羊肉價格便宜了一半多,這不得不令人起疑。
為了查明真相,記者根據包裝上的地址及企業名“溫州草原經貿有限公司”,來到市區黎明西路某弄某號。
但是,這個地址周邊除了機器轟鳴的廠房,就是各個政府部門的辦事機構,哪里有做羊肉的經貿公司?!
在附近,記者向周邊居民挨家挨戶打聽,但誰也不知道這兒有家賣羊肉的公司。
線索一時中斷。
2
這是啥肉?溫州全市無處檢測
這涮羊肉價格相對于市場價顯得極不正常,它到底是真是假,需要一個明確的說法。
去年5月,記者首先來到溫州市牲畜屠宰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鑒定羊肉真假要去質監部門或農業部門,“他們有權威資質,我們商務部門只能對屠宰進行監管”。
隨后,記者又來到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鹿城分局,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對羊肉的真假進行鑒定,建議記者向工商部門反映。
在溫州市工商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工作人員說:“如果你問這個到底是什么肉,溫州目前還沒有地方可以檢測。”
無奈之下,記者又來到了溫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當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塊歸農業部門管,農業部門下面有個畜牧獸醫局。而食安委只能負責整體協調。”
然而,溫州市畜牧獸醫局表示,他們只負責養殖環節的監管,羊死后加工成肉不歸他們管。
繞了一大圈,問了5個部門,溫州全市找不到一個可以檢測羊肉的機構。最后,記者只好來到當時我市唯一一家牛羊肉定點屠宰場咨詢業內人士。
溫州市瑞城牛羊屠宰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本不可能是羊肉,他們不可能虧了賣給你。”
據該負責人介紹,溫州市面上的羊肉批發價格每斤約35元,零售價格每斤38元到40元不等。而記者買到的這種羊肉每斤才16元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
隨后,記者又找到溫州市區一位羊肉經銷商。他告訴記者:“內蒙羊肉的價格比溫州本地的要高兩倍,做成涮羊肉還要去骨去皮,你說這個賣16元多一斤?這百分之百不可能!”
食品安全關乎民生,為了給讀者一個交代,記者隨后來到溫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希望該局聯系有關方面對羊肉進行DNA對比鑒定。
溫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原副政委張俊(現已退休)告訴記者:“按照規定,應該由行政部門先立案調查,夠上刑事再移交公安機關。現在你們作為記者對老百姓的飲食這么關心,我們公安機關可以提前介入,一旦發現夠上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必定毫不手軟、堅決打擊食品違法犯罪。”
當日,張俊表示,此案由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治安二大隊著手調查:“多買幾個品種,由我們來送檢。”記者就此舒了一口氣。
記者同便衣民警共同前往溫州菜籃子錦繡農貿市場門口的這家羊肉店,購買了幾包涮羊肉。民警將羊肉封存后,隨即送往杭州進行DNA鑒定。
一周后,鑒定報告證實這批“涮羊肉”只有豬肉及牛雜碎成分,沒有羊肉成分。
由此,公安部門正式立案調查。
3
部門聯手
查獲1.55噸凍“羊肉”
公安部門立案后,隨即展開了一系列的偵查。民警發現,這家公司雖然經營“羊肉”,但到了夏天吃火鍋淡季就轉行做起了冰淇淋生意,這使得偵查一度陷入中斷。
今年1月份,公安部門重新鎖定目標,再次展開一系列偵查。最終,基本確定這家公司涉嫌制售假羊肉。
今年4月2日9時許,溫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聯合鹿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隊以及溫州市工商局鹿城分局經濟檢查大隊對這家賣羊肉的公司進行聯合查處。
行動之前,溫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二大隊王副大隊長對行動進行了部署。
當日10時許,執法人員兵分兩路,一路控制了這家公司位于溫州菜籃子錦繡農貿市場的經營部;另一路奔赴市區黎明西路某弄某號的公司地點。
在黎明西路某弄某號一冰淇淋批發部,民警控制了公司老板以及老板娘。記者恍然大悟,去年5月接投訴后就曾一路尋至此處,但沒想到,窩點就在眼皮子底下。
王副大隊長告訴記者,該公司是個家族企業,由葉某某、王某某兩夫妻以及葉某某的侄子小葉、葉某某的大姨子等人共同經營。
據了解,該公司實際負責人葉某某,洞頭人,在溫州做生意20余年。
在查處的該公司辦公場所,記者發現2008年至今的配送賬單,除了冰淇淋還有羊肉產品,最近的一筆羊肉銷售記錄是:“3月31日,謝池巷,2箱。”
在該公司的產品價目表上,記者看到,180克/袋的涮羊肉每箱共有20袋,批發價95元,折算每袋批發價僅4.75元。
在民警搜查的當時,記者問葉某某涮羊肉來源和加工渠道,葉某某稱,自己早年代銷江蘇某食品公司的羊肉產品,但去年起就停止合作了,現在店里銷售的只是之前的余貨。
葉某某的狡辯被民警打斷。
在該公司附近,民警找到了一個20余平方米的冷庫。打開冷庫門,寒意撲面而來。冷庫內左右兩邊密密麻麻擺放了約200多只印有某品牌冰淇淋和精品肉串的紙箱子,但是,沒有涮羊肉的外包裝。
搜查中,民警打開其中一個冰淇淋箱子,赫然看到箱內裝滿袋裝涮羊肉。據看守冷庫的工人余某某介紹,以前涮羊肉不是放在冰淇淋箱子里,今年“3·15”之后,風聲緊了,老板才決定將涮羊肉換包裝。
工人余某某說,這些“涮羊肉”就在辦公室旁邊的一個簡易棚里現場加工,“一兩個月做一次,做一大批,夏天沒人要的時候不做。”
余某某還向記者比劃將整塊冷凍羊肉卷刨成“涮羊肉”的過程。
記者發現,整塊未刨的冷凍“精選羔羊肉卷”色澤大片發黃,看起來很惡心,但是,刨好的“涮羊肉”卻色澤溫潤,看起來與平日所吃的涮羊肉無異。
記者問工人,他們自己有沒有吃過這些“涮羊肉”,余某某說:“從來不吃。”
當日,執法人員共查獲疑似假“羊肉”成品以及半成品約1.55噸,工商部門已將這批疑似假羊肉進行查封,并抽樣送檢。
4月2日,葉某某、葉某某妻子王某某和侄子小葉分別落網后,警方即展開審訊。根據已確認的事實,警方目前已對葉某某和小葉實施刑拘,王某某被取保候審。關于此案更多情況,警方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