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富積累靠規劃 家家須有理財經
案例
黃巖的方先生今年31歲,是一名工程師,平均月收入6500元,計劃60歲退休;妻子30歲,是企業職工,平均月收入5000元。有一個一歲大的兒子。日常支出每月大約2000元,每年給雙方父母共約30000元,孩子早教每月費用500元。目前有兩套房子,其中一套已經還完貸款;另一套使用公積金貸款,首付30%,其余用公積金還款。現有現金5000元,銀行存款20000元,欠親戚債150000元,無其他金融資產。夫妻雙方只有單位購買的社保,無其他保障。
理財目標:
1支出沒有條理,希望實現家庭合理開支,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2還清借款150000元;
3為孩子以后上大學準備教育基金。
案例分析:
方先生夫婦處于事業上升期,收入穩定,預計收入會逐步增加,目前每月支出較少,而且房貸可以用每月公積金償還,壓力較小。但是由于小孩逐漸長大,生活開支以及教育金支出會增加,同時家里老人的養老以及醫療費用也會增加,壓力也會逐漸增大,所以應提早做好規劃。
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為11500元,日常支出總共為5000元,則每月結余6500元,現金及銀行存款25000元,可以測算出一下財務指標:
可以看出,家庭的財務狀況較好,結余比率大于一般參考值,說明家庭控制開支的能力較好,每月有較多的剩余資金可以進行投資,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流動性比率為5,在正常參考值范圍之間,說明家庭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較強。投資比率為0,說明家庭目前幾乎沒有任何投資,這并不利于家庭財富的積累,合理的投資才能使家庭的資產能夠保持合適的增長率又不會有較大的風險。
理財建議:
方先生家庭每月結余有6500元,可是兩年來總是存不下錢來,說明每月其他不必要的開支太大,應注意每月的節流,建議將每月結余中的一部分錢,定期進行一定收益的投資,可作為教育資金或養老資金,這樣既可以為將來的支出提前做打算,又可改變當前不合理支出的現狀,前期強制投資,養成定期投資儲蓄的好習慣,使家庭財富得到積累。
1現金規劃:
方先生家庭收入來源穩定,建議備足三個月備用金,即15000元,其中5000用現金或活期存款持有,另外10000元以投資到余額寶,既可獲取高于銀行存款的收益,又可隨時支取。同時兩人還可申請一張額度為50000元的信用卡,以備不時之需,但要注意信用卡的合理使用,以免不當產生高額利息費用。
2風險保障規劃:
夫妻兩人作為家庭收入的來源主體,現均只有單位購買的社保,未購買任何商業保險,保險意識還不夠,對于現在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來說,保障是遠遠不夠的。建議兩人均購買一份20萬保額的人壽保險,同時再附加一份意外險和健康保險。方先生的職業是工程師,有一定的危險系數,所以建議多購買一份意外險。還可為一歲的兒子購買一份10萬元保額左右的少兒險。同時父母年老,住院醫療的需要較大,所以建議為父母購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總共保額為年收入的10倍,保費約為年收入的10%,是比較合理的。
3還款規劃:
建立還款專用賬戶,將存款中的10000元作為初始資金,投入到回報率為8%的混合型基金,同時將一套房產出租,預計一年房租收入為10000元,每年定期將10000繼續投入還款專用賬戶,5年后可取出60000元。余下的90000元,建議每月將結余中的1250元到回報率8%的定投基金中。5年后便可從還款專用賬戶里取出150000元用于償還親戚借款。
4教育規劃:
兒子現在1歲,17年后上大學。按照現在生活水平,一年大學費用約40000元,3%的通脹率計算,17年后兒子大學費用共需270000元。從現在開始,方先生每月定投700元到收益率7%的理財產品中,17年后便可累計270000元供孩子上大學,到時可將這筆錢投入到風險更低的貨幣市場基金,保障其安全性,同時方便支取。
5養老規劃:
方先生打算60歲退休,今年31歲,離退休剛好30年時間,而且除掉上述規劃所需資金外,每月還有結余4500元,可以開始準備養老金。預計壽命85歲,按現在家庭生活水平,一年大約需花費50000元,3%的通脹率計算,30年后共需養老金3034075元。方先生從目前開始每月投資2035元到年收益8%的投資產品中,如股票、基金、黃金等,屆時可滿足退休生活所需費用。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