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糖“炒概念”,功效有多少?
(資料圖片)
□記者 汪益
一提起紅糖,大家總會把它與女性聯系在一起。于是,市面上各種與之相關的“女人紅糖”、“女生紅糖”、“月子紅糖”等產品應運而生。
不過,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食品教研室主任陳江萍教授告訴記者,其實無論是“女生紅糖”還是“月子紅糖”,這些都是商家為吸引眼球的一種營銷策略,其作用有待進一步檢測。
紅糖披“馬甲”,價格翻一番
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超市發現,市面上“保健紅糖”名目繁多,讓不少市民看花了眼。
在臺州經濟開發區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記者就找到了20多種名稱不同的紅糖,大多紅糖的包裝上都標注著月子、女生、益母等字樣。從配料上看,這些“保健紅糖”都添加了生姜、枸杞、大棗、阿膠等一種或多種適合女性食用的輔料。此外,有些紅糖還標注著適用人群。比如一款名為“月子紅糖”的產品,其標注的適用人群為孕婦,而“女生紅糖”則標注適用人群為生理期的女性。
包裝上的不同,紅糖價格自然要比普通紅糖高出許多。記者看到,凈含量為350克的普通紅糖標價四五元,而同等規格的“保健紅糖”標價則在八九元,價格翻了一番。其中,最貴的當屬一款紙盒包裝的“阿膠紅糖”,凈含量180克卻要21.3元。
配料成分差異小,產品標注有點亂
這些種類繁多的“保健”紅糖,到底配料上有什么不同?
記者對比后發現,這些紅糖其成分里都添加了生姜或胡椒、枸杞、大棗、阿膠等,功能作用很類似。
比如,甘麥牌的一款“女生紅糖”主要配料為紅糖、老姜、紅棗等,與“老姜紅糖”、“姜汁紅糖”、“大棗紅糖”等其他品牌產品的配料成分基本相同。此外,“女人紅糖”、“月子紅糖”、“產婦紅糖”等產品不僅配料相同,就連營養成分表里的大多數項目成分和含量比值也完全相同。譬如,多款“保健紅糖”的營養成分表中能量占比為19%、碳水化合物占比31%、脂肪占比0%,其余少數營養成分,如蛋白質、鐵、鈉等含量比值也僅僅1%-4%的差別。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大多功能型營養紅糖產品其實采用的是食品生產許可證號,不過包裝上卻時常能看到“某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字樣。
紅糖鮮亮包裝成誤導因素
家住椒江的胡小潔最近在生理期,她想買點紅糖,但站在超市紅糖貨柜前傻了眼,名目繁多的紅糖讓有選擇恐懼癥的她沒法下手。“同樣都標注為‘女生紅糖’,配料卻不一樣,價格也差上很多,不知道效果怎樣。”胡小潔很糾結。
像胡小潔這樣深受紅糖包裝影響的市民還有不少。市民小王表示,她在購買紅糖時,“女生”、“養胃”等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她的選擇。“名字很抓眼球,感覺有標注的紅糖功效會好一些,而且配料也可能不太一樣。”小王表示,對于不同紅糖間的配料差異,她倒是很少關注。
而臨海的鄭女士則說,自己曾被這些“馬甲”誤導過。“以前我一直認為益母紅糖是加了益母草的,結果發現加的是胡椒。”鄭女士說。
在市區一家超市的調味品區,記者拿起兩包不同廠家生產的“月子紅糖”詢問貨柜銷售人員。該名員工卻表示,她也分不清哪種紅糖會更好些。“紅糖應該都差不多。”她說。
專家稱,“功能紅糖”實為營銷策略,有無作用待考證
這些打著各類保健旗號的紅糖到底有多少效果呢?記者聯系了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食品教研室主任陳江萍教授。
陳教授表示,這些“月子”、“女生”等字眼其實是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一種營銷手段。
陳教授告訴記者,食品是不允許標注藥用功效的,更何況這些紅糖也沒標注是保健品,更不能宣稱具有某些特定的功效。
“傳統中醫理論里,紅糖、大棗確實都有補血的功效。”陳教授說,但這些紅糖能不能補血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測才能知道。
“食品包裝標識不允許擴大宣傳,也不允許使用渲染功效的詞匯。”陳教授說,商家的這些標注其實是打“擦邊球”,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