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是城市生活的“大水缸”,通過埋藏在地下的管網,將生命之源輸送至千家萬戶。素有“臺州大水缸”之稱的長潭水庫,承載著市區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需求,其備用水源地亟待建成。
作為備用水源的佛嶺、西溪水庫,管網工程已經動工建設。按照“創模”要求,截至12月底前,城市備用水源主體工程要基本完成,而在5月底前,包括長潭、佛嶺、西溪水庫在內的飲用水源地,要完成保護隔離設施工程。
聯通管網二期一標段開建
總長2.5公里、投資2500萬元的連接西洋鄭泵站和黃巖新水廠的備用水源管網聯通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年底竣工。而二期工程共分為3個標段,直徑2.6米隧洞5.1公里、佛嶺永豐河道段6公里以及河道后佛太線螺嶼段6公里,合計總長17.1公里,總投資1億1769萬元。
3月6日,記者在位于黃巖聯豐螺嶼工業區的施工現場看到,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不遠處的山腳下,一段管道已焊接完畢,等待覆土。
“其中,佛太線螺嶼段管道工程已于去年年底開工,目前已完成200米的工程建設。”黃巖自來水公司總經理袁琪解釋,由于受到春節放假以及天氣等因素影響,工程進展比較緩慢,隧洞技術難度較大,前期準備工作較多,河道段建設則要與防洪防汛時間進行調配,所以另外兩個標段目前只完成招標工作,還未開工建設。
增設水源地保護隔離工程
除了管網建設,“創模”對于飲用水源地保護隔離設施也有要求。主要包括:長潭水庫庫區38米線沿岸長約80公里以及佛嶺水庫、西溪水庫沿岸的防護欄隔離工程,增設水源保護標識、界碑設施等,同時在進入長潭水庫的主要公路上設置禁止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告示牌和監督執勤崗亭,健全管理能力。
“保護隔離設施工程在2月底已完成初步方案,目前由于資金未落實,工程仍未啟動。”黃巖環保局副局長趙敏說,原來隔離工程并未包括在“創模”要求內,今年2月才開始提出,所以各項工作尚在著手準備中。
備用水源保障用水安全
城市備用水源建設對于居民生產生活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城市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很有必要。”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規劃部副主任林星介紹,如果沒有與城市供水需求相匹配的備用水源地,發生水質變差或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下游300萬群眾將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會引發不穩定因素。
林星表示,管網工程建設完成后,將聯通佛嶺、西溪等水庫,作為備用水源地,“在遇到突發性事件時,可以立即啟動備用水源,保障市民生產生活用水的安全。”
“目前,備用水源建設的管網工程工期非常緊,但這是‘創模’考核的硬指標、硬任務。”袁琪表示,爭取盡早啟動佛嶺永豐河道段管道鋪設和隧洞工程建設,確保工程按時完工。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