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里,雞鴨的身影還是不太常見。
對于老百姓來說,餐桌上少了幾味常見的菜肴,但對眾多的家禽養殖戶來說,肩頭的擔子卻是不好挑了。
好在政府都把這些記在心里了——日前,省政府辦公廳發出對家禽業實施緊急救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上說,去年底以來,受H7N9禽流感影響,我省家禽業再次遭受重創,家禽銷量、價格暴跌,活禽大量積壓,家禽養殖戶和企業損失嚴重,部分企業面臨破產。為幫助家禽業渡過難關,保障家禽業持續健康發展,省政府將實施緊急救助。
這可是一劑強心針。
通知內容第一條就是對種禽的保護——對2014年2月1日前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并在有效期內的祖代以上種禽場和地方品種資源保種場給予每只種禽50元(種鴿每2只50元)的生產維持性補助,補助經費由省和縣(市、區)財政共同承擔,欠發達地區省財政承擔70%,縣(市、區)財政承擔30%;其他地區省和縣(市、區)財政各承擔50%。
可能很多人都很納悶,祖代以上的種禽是什么概念?通俗地打個比方,就是種禽的“爺爺輩”。
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湖州溫氏食品有限公司的高經理告訴記者,祖代以上的種禽是人們在市場里能買到的肉雞的“祖代”,溫氏公司從種禽場買來祖代的種禽培育出父母代的種苗,由父母代的種苗再大規模養殖肉雞。肉雞質量好不好,祖代種禽很重要呀。
由于祖代以上的種禽場在全省只有數家,如果說這一條補助還僅限于數量不多的特殊企業,那么接下來這一條,卻是讓許多像溫氏這樣的大型禽產品加工企業都很“提氣”——
省財政對擁有日單班宰殺3萬只以上家禽能力的大型禽產品加工企業,在2014年3月1日至5月30日期間收購當前本省壓欄活禽并加工的禽產品冷藏,給予每月每噸80元的補助,補助期為6個月。
“我們是公司加農戶的養殖模式,不少農戶幫我們代養雞,養一批雞我們會付給農戶一定的報酬,大部分的市場風險是由我們公司來承擔的。”高經理說,“政府出這樣的扶持政策,對于我們企業收儲壓欄的家禽增加了信心,政府支持我們把冷鮮禽肉這個市場做起來,這個做法非常及時。”
高經理說,自從各設區市主城區暫停活禽交易以來,冷鮮禽類產品真的不好做,企業很多都是貼錢把冷鮮禽肉賣出去。“比如我們公司的招牌黃羽雞,一般需要飼養80至90天,有些甚至是120天,養殖成本很高。但是黃羽雞殺白以后,和養40天的肉雞區別不大,老百姓很難分辨,賣價就上不去了。”高經理感嘆說,“這個市場要做起來,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也在和各地的代理商、經銷商想辦法,搞促銷,來引導市場。而政府這一道補助令,很是有一種雪中送炭的感覺,一下為我們減負了不少。”
而義烏華統公司的副總申先生也坦言,政府給了許多扶持,讓很多企業有動力和信心把這個市場搞起來。
杭州華東活禽交易中心地處喬司大井,負責人高天榮說:“自從禽流感發生以來,去年,我和市場里的家禽經銷商都得到了政府的補助,市場收購了160多萬羽的雞鴨,得到了27萬元補助,100多個市場經銷戶也得到了70多萬元的補貼。昨天,我剛把這次補貼的申請表格填上去,希望政府的錢能盡快下來。”
除了經濟上的補貼,通知還包括要求各地政府認真落實省里對重點骨干家禽企業給予貸款貼息的幫扶措施,妥善協調解決轉貸、續貸和新增貸款問題。
此外,還要積極引導和組織機關、企業、廠礦、大型超市、學校等單位,向定點屠宰的家禽加工企業采購冷鮮禽肉等產品,盡力擴大家禽產品銷路。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