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臨海市涌泉鎮,微電影劇組工作人員,在忙著拍攝橘鄉豐收場景。
原標題:微電影臨海古城代言新方式
從上海的弄堂到成都的茶館,從北京的四合院到廣州的早茶店,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獨特聲音。臨海也不例外,曲折逶迤的“江南八達嶺”、日新月異的頭門港區、香飄四方的涌泉蜜橘……
最近,一部名為中國夢·《老城的故事》系列微電影將這些極具代表性的“臨海符號”搬上了電影熒幕。3月5日,電影中涉及到臨海的部分已經殺青,轉場到上海拍攝。
據總導演王永華介紹,這部片將由《橘子紅了》、《韶光依舊》和《臨海之愛》三部分組成,總投資100多萬元。
“該系列微電影以‘和諧、奮進、發展’為主題,以古城三戶人家為主線,展現了臨海歷史文化名城、無核蜜橘和頭門港新區三張城市名片。它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從藝術性、觀賞性和時尚性等角度,來宣傳和弘揚歷史,傳承文明,傳遞正能量,推進宜居城市和臨海大旅游品牌的建設。”王永華說。
據記者了解,此次演員陣容非常強大,參與劇組的演職人員有50余名,包括國內演員何江、徐荷媛、節冰、吳健和姚雨鑫等。
場景分布臨海城鄉很多地方,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臺州府城墻、紫陽街、頭門港和涌泉山路彎無核蜜橘基地等。由于場景多、時間緊,劇組爭分奪秒地進行拍攝。
拍攝現場還活躍著許多當地的群眾演員。橘農馮貽國一家10多人,也參與了這次拍攝。馮貽國在劇中扮演村支書。他的親戚則分別扮演劇中的辦公室女秘書、柑橘采購商和橘農等角色。
現年60歲的臨海市中醫院退休醫生張群英,經常要暈車,每次都是丈夫騎著三輪車把她送到片場。她演的是女主角尹涵的舅媽,雖然上鏡次數很少,也沒有報酬,但她覺得開心。
“有一次我早上6點就趕到片場拍攝,一直忙到晚上12點,幾乎都熬不住了。雖然很辛苦,但能夠參與這部微電影的拍攝,我覺得值得。”張群英說。
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盧如平介紹,隨著現代影視傳媒技術的進步,“微革命”已成為最醒目的文化標簽之一,微電影、微博客、微小說和微訪談不斷涌現,彰顯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
微電影營銷更是憑借其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和接受度高和傳播成本低等優勢,吸引了眾多地方政府嘗試和運用,并且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運用微電影等影視媒介記錄傳播臨海城市形象,無疑是臨海提升城市軟實力、增強城市競爭力、擴大城市影響力和打響“夢留古城臨海,更憶江南長城”的城市品牌的有效途徑,必將為千年古城新崛起提供強大助力。
據悉,電影殺青之后,有望登上央視電影頻道,成為一部獨立的數字電影,向全國各地展示和推廣。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