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結束,我市各中小學校開始恢復往日的熱鬧。
近日,記者走訪黃巖、路橋、溫嶺等地多家民工子弟學校發現,今年不少學校的生源呈減少趨勢。特別是溫嶺市的民工子弟學校,受當地政策的影響,生源直線下降,出現了班級合并、辭退教師現象,打亂了許多民辦學校的節奏。
與往年相比,生源減少了三四成
2月17日,溫嶺橫峰博文小學,教室里傳出朗朗讀書聲。然而,記者發現,一些班級的學生特別少,不少座位還是空的,教室里顯得冷冷清清。
該校的高校長告訴記者,2月15日學校正式開學,到校學生只有去年的65%。去年,該校就讀的學生達到了1500多人,今年只有1000余學生報到。
“今年的招生情況跟去年沒法比,差得太多了,生源下降了三四成,而且每天還有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辦理退學手續。”高校長介紹。往年,開學后,陸陸續續會有學生來報名,而今年正好相反,每天新報名的學生只有一兩個,而退學的學生卻達八九個。
“按照這個趨勢,能不能保住這1000個學生,都顯得很困難。”高校長說,以一個班級為例,原有45人,現在只剩26位學生了,將近一半的學生走了。
溫嶺市城北街道另一所民工子弟學校的情況也是如此。該校去年學生1300人,開學至今已經少了300個學生。按照目前每天前來退學的學生人數估計,至少還要減少200多人,也就是說,今年學生將會比去年減少四成左右。
“情況非常糟糕,不少低年級的班級,一個班學生沒了一半。”該校的校長告訴記者,“溫嶺一共14所民工子弟學校,我同其他學校的負責人交流時,發現大家的境況都差不多,學生流失嚴重,在三分之一或是五分之二左右,并且情況還在持續。”
企業關停、房租漲價致退學率不斷上升
“民辦學校每年開學總會有一些學生離開,但也會有學生補充進來,生源總體是穩定的。離開的學生一半是小學升初中,或是初中升高中。往年這樣的流動,對于民工子弟學校的影響都不大。但今年情況特殊,大部分學校的學生一下子少了好幾百人,這是以前沒有碰到過的。”高校長介紹。
對于當前生源流失嚴重的形勢,幾位校長分析的原因為——
一是當前溫嶺市對鞋業以及出租房強勢整治,原本是產鞋基地的溫嶺,年后不少鞋廠無法如期開工,導致民工無法就業,或是找到工作了,卻找不到租住的房子。比如,原本一些月租200多元的民房,現在都漲價到500元了;
二是天氣原因,雨雪天氣導致一些學生無法如期到校;
三是隨著中西部經濟的發展,不少務工人員春節回家后,選擇留在老家上班或是創業,這樣一來孩子便留在老家讀書了。
在博文小學,記者遇到了前來報名的解媛父女。這是解先生第二次帶著孩子,來辦理退學手續了。節前,解先生妻子務工的鞋廠關停了,解先生和妻子商量著,讓妻子帶著女兒回老家,開學前,解先生帶著孩子辦理了退學手續。節后,妻子在另一家鞋廠找到了工作,兩人又給孩子報名,誰知,這兩天,房東通知房子不租了。
“房子都漲價了,物價又這么高,沒辦法了,還是決定讓我老婆帶著孩子回家。老家讀書不要錢,房子又是自己的,算來算去,回去劃得來。”解先生說。
解先生表示,不少老鄉都回四川老家了,孩子自然是跟著大人走的。
形勢若繼續惡化,不少民工學校將無法支撐
“家長到哪里,小孩就跟到哪里,這是民工子弟學校避免不了的事。”高校長說,雖然學校方面已經意識到生源減少帶來的危機,卻又非常無奈。
班級合并、辭退老師、減少開支……目前,一些學校已經開始相應地做出一些措施。但是,這并不能根本地解決學校當前的危機。
“能不辭退老師,就盡量不辭退,因為老師是學校非常寶貴的資源,而且學校跟企業不一樣,企業形勢不好了,就直接裁減員工,學校辭退老師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學校負責人如是說。
針對一些班級人數不足原先一半的情況,不少學校采取了合并班級的方式。有些年級由原來的4個班級合并成了兩個班級,這種現象在低年級特別明顯。
由于民工子弟學校均屬私立性質,個人辦學,自負盈虧,除學生交費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資金來源,今年生源大幅度減少,加之收費較低、學生拖欠學費等原因,許多學校的發展面臨著嚴重的經費危機。
“能怎么辦呢?這是大環境造成的,目前我們只能等待。”溫嶺一民工子弟學校的校長無奈地說,“房租每年都在漲,老師工資也在漲,而學生學費是教育局統一規定的。”
這位校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房租80萬元/年,老師和管理人員的工資還有其他費用支出大概90萬元/年。每個學生的學雜費是805元/期,1000個學生,一年的學雜費收入是170萬元左右,這樣差不多持平。該校原本學生1300人,學校是有盈利的,如今學生1000人不到,那么代表著今年要虧了。
“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我估計這兩年溫嶺會有不少民工子弟學校要消失了。”高校長表示,“希望政府部門能采取應對措施,解決當前民工子弟學校的困境。”
倒逼民工子弟學校“轉型升級”
在黃巖區和路橋區,民工子弟學校的生源流失雖然沒有溫嶺市那么嚴重,但也都略有下降。
“略有下降,基本持平。”路橋三江學校的校長黃文波說。黃巖區三友民工子弟學校的形勢也差不多。
路橋區一民營學校負責人表示,當前,民營學校競爭激烈,想要成規模、持續發展壯大,只有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生源是民工學校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學校這兩年的生源還是持增長的趨勢,一方面是周邊企業比較穩定,另一方面,我們也在不斷完善硬件設施,增強師資力量,提升教學質量。”黃文波表示,現在,務工人員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在選擇學校方面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隨隨便便,會考慮學校的整體實力,能否管得牢、教得好孩子。
“不僅是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學校也要轉型升級,這是民辦學校的出路。當然,政府的扶持也非常重要。”黃文波說道。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