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臨近,距離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但記者從幾家福利院了解到,大多數(shù)老人今年會留在福利院里過年。黃巖區(qū)社會福利院的蔡院長介紹,雖然春節(jié)福利院會給老人準備豐富的飯菜和文藝活動,竭盡所能讓老人們開心,不過子女給的精神關愛是他們無法替代的,希望子女在忙碌之余多關心自己的父母。
老人“溜”出養(yǎng)老院
1月24日晚7點10分左右,溫嶺松門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松門鎮(zhèn)與箬橫鎮(zhèn)交界的匯頭村附近路口,一名70多歲的老阿婆挨家挨戶敲門問路。
幾分鐘后,值班民警陳玲榮帶領協(xié)警隊員陳強、吳橋云等人趕到了現(xiàn)場。此時,老人坐在路肩上,手里提著幾個袋子。圍觀群眾告訴民警,老人思維混亂,言語不清,很可能患有老年癡呆癥。
面對民警的詢問,老人一臉茫然,一會兒說自己從黃西岙來,一會又說從前林村來。這兩個地點都屬于石橋頭鎮(zhèn),民警提出將她送回去。老人卻又擺手說:“不用不用,我家就在后面這條街上。”所幸,老人記得自己的名字,姓陳。通過查詢,民警得知石橋頭鎮(zhèn)確有叫這個名字的老人。
由于石橋頭鎮(zhèn)距離松門鎮(zhèn)約有15公里,乘車也要將近20分鐘,加上不知道陳阿婆家的具體位置,陳玲榮決定先將她送到石橋頭鎮(zhèn),再聯(lián)系其家人就近來接她。
當晚8點半左右,一行人到達石橋頭派出所,民警聯(lián)系上了陳婆婆遠在云南的兒子及孫女,再通過他們聯(lián)系到了她在石橋頭的其他親屬。
當晚9點左右,親屬們趕了過來,大家拉著民警的手不停道謝。從他們口中,民警得知,原來老人并不是從家里走丟的,而是當天中午從養(yǎng)老院里“溜”出來的。
原來陳阿婆是想家了
當天下午4點左右,家人接到養(yǎng)老院來電稱,老人失蹤了。查看監(jiān)控視頻后他們得知,老人是當天中午11點40分左右離開的。
原來當天上午,陳阿婆的兩名外孫女曾去探望過她。在外孫女離開后沒多久,陳婆婆就一個人走出了養(yǎng)老院。
“老人失蹤了,我們全家都很擔心,大家分頭去找,一直找到現(xiàn)在,連晚飯也顧不上吃,直到接到你們民警的電話,才知道她竟然去了松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陳阿婆的女兒情緒還是很激動。
民警還得知,陳阿婆的丈夫十多年前就過世了,去年開始,老人患上老年癡呆癥,并且越來越嚴重。老人喜歡一個人出門轉悠,卻不認識路,好幾次都是家人將她找回來。由于工作忙,家人無暇照顧她,為了陳阿婆的安全,3個星期前,家人們將她送到了離家最近的養(yǎng)老院,但經常去看望。“可能是外孫女去探望,讓她想家了,所以才一個人出來。”陳阿婆的家人這樣告訴民警。
陳婆婆的“出走”讓家人多少有些“慚愧”,他們向民警表示,今后會多花時間陪陪老人,今年過年,他們也會將其接回家,好好地過一個團圓年。
逢年過節(jié)時,老人孤獨感最強
在走訪幾家福利院(敬老院)后記者了解到,與陳婆婆一樣想家的老人不少,尤其在過年過節(jié)時,他們非常希望子女能來看看自己,或者接自己回家過個團圓節(jié)。可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會留在福利院(敬老院)里過春節(jié)。
昨天上午,在黃巖區(qū)社會福利院,工作人員正忙碌著,把福利院裝點得年味十足。他們請來了藝術團為老人們表演文藝節(jié)目,看完演出后等待老人的還有一頓豐盛的聚餐。
“這幾天,來福利院看望老人的親屬是一撥一撥地來。但根據(jù)往常經驗,很少會有老人留在家里過年,頂多也就吃完團圓飯就被子女送回來了。”蔡院長告訴記者,福利院里共有61位老人,回家過年的沒幾個,留在福利院里過年的老人占了絕大部分。
“我們這有200多位老人,過年回家的很少,9成以上都會留在這里過年。”路橋社會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張先生介紹。
為何老人選擇在福利院(敬老院)里過年?“誰不愿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可孩子們都忙,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咱們不能給他們增加負擔。”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對于老人林豐來說,還是與往常一樣跟老伙伴們一起度過。“子女能多來看看,不在家里過年也一樣。”
本報在此呼吁,平時工作繁忙的子女,在逢年過節(jié)時還是要把老人接回家一起過節(jié)。因為到了節(jié)日,福利院(敬老院)里的老人孤獨感最強。如果實在沒有時間,也要盡量抽出時間去探望一下,哪怕一起吃頓飯也好。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