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挺大的。”1月21日,面對記者采訪,天臺縣消防大隊大隊長龐凌志說,天臺作為我市農家樂較為集中的縣,當地消防部門一直關注相關的消防安全問題。
“沒有前置條件。”在龐凌志看來,如何監管農家樂,難就難在無法可循,目前消防部門在審批、監管的過程中一般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執行,但農家樂作為在規范出臺后新產生的事物,并不在這一范疇內。“只有等今后國家或者省一級出臺相關法規明確后,我們才有標準可參照,目前農家樂普遍無法進行消防審批。”
消防審批及監管無依據
在我市,大多農家樂是在現有的老舊土木結構民房內改造而成,電線老化、電器增多,加上房前屋后堆滿雜物,消防設施缺乏,從業人員缺乏消防知識,使得這些場所存在較大的火災隱患。
另外由于目前相關法律依據不足,消防部門難以有效監管,更談不上對農家樂進行消防審批。
“目前,國家沒有出臺針對農家樂的相關消防規定或標準。”龐凌志說,農家樂大部分是由民房改造后從事經營活動,有的甚至是違章建筑,與一般的賓館飯店不同。
據了解,按照規定,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公共聚集場所需要消防審批,農家樂究竟屬不屬于這一范圍,目前說法還不明確。“在建造上,大多數農家樂因無項目立項和規劃,按消防法規和現行規范無法進行審批。”龐凌志表示。
同時,農家樂多分布在山區,位置較為偏僻,平時開展日常的消防安全檢查難度較大,這給消防部門的監督管理也造成一定困難。
外地經驗做法能否借鑒
在改進和加強農家樂的消防安全規范化建設方面,記者注意到,省內已有個別地區出臺了相關規范。
2011年,紹興市消防支隊研究制定了《農家樂休閑旅游行業消防安全規范》,作為當地農家樂共同遵守的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和基本準則,并進行監督和指導。
《規范》要求農家樂經營單位應當明確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等;在消防管理方面,要求農家樂經營單位根據賓館飯店的要求開展消防安全建設,有效增強防控火災、逃生自救的能力。
在金華磐安,針對農家樂消防硬件設施先天不足、人員聚集、消防要求高的難題,當地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消防安全舉措:統一經營農家樂準入門檻、開展農家樂消防“微創手術”、試點安裝小型智能火災報警器、開辟一條有效逃生通道、推出“消防安全房”等。這在2013年還得到了省公安廳領導的充分肯定。
“其實,各地消防部門都有向上級反映這一問題,希望省里能統一出臺標準。”龐凌志說,這樣,監管起來就有規可循。
“集中報警”或能減少隱患
500多人次參加,先后舉辦兩次,既有知識普及又有現場演示……去年6月,天臺縣消防大隊專門針對農家樂業主組織消防培訓。不過,參與培訓的消防戰士表示“效果有多少,不好說”。
“就目前各地的農家樂經營情況來看,推廣火災‘集中報警’模式,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龐凌志介紹,通過集中管理,可以降低火災的損失,最關鍵的是能有效防止人員受傷。
所謂火災“集中報警”模式,即以一連排或是一個村的農家樂為一個“單位”,設置專門的消控室,在每一家的房間里安裝煙感探測器、噴頭等消防設施,安排專人值守。如果發生火情,可第一時間處置或報警。
“但真正實行起來有難度。”龐凌志表示,首先是費用誰來出,農家樂業主普遍不愿意承擔;其次是消控室設在哪,又由誰來管,“關鍵還是要引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