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日益近了。人在他鄉的你,或許正打點行裝準備回家過年,辛苦工作了一年的人們,過年團聚對于大家來說是多么值得興奮的事情,可是一想到一年一度的“春運”,心里就莫名煩躁起來。健康安全到家是親人們對遠方的你最大的期盼。如何才能減輕低溫天氣和擁擠的車廂對腸胃、呼吸、循環、心腦血管等方面的傷害呢?記者采訪了中醫專家徐秋香醫師。
防胃腸不適
旅途食物選擇有講究
很多人在經過舟車勞頓的折騰后,往往會出現胃腸不適,有的甚至會出現胃痛腹瀉等病癥。徐秋香主任介紹,長途旅行會使旅客的生活、飲食習慣發生臨時改變,從而容易使消化系統出現不適。春運過程中,人多擁擠,路途漫長難耐,又休息不好,很容易引起人的心情煩躁不安。很多旅客因此沒有什么食欲,體質差或者胃腸功能薄弱的人就容易引起胃腸不適,出現暈車、嘔吐、腹脹腹瀉等情況。
◎中醫支招
回家路上,為了打發旅途的百無聊賴,或是簡單解決午餐,很多人會準備一堆吃的。徐秋香主任介紹,旅途中準備什么食物要用心一些,不要火腿腸方便面當家。旅途中的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可口,易消化吸收,所帶的食物以易消化的和低脂的為主,如新鮮的水果、山楂制品等。很多旅途中的小病其實都是由于身體抵抗力減弱所造成的,所以應盡可能地保證旅途中飲食的豐富性和平衡性,主食、肉類、蔬果都不應缺少。一般來說車上蔬菜較少,一定要帶點水果吃,既解渴,又能補充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水果的選擇上,可以多選一些富含維生素的品類,如蘋果、香蕉、橙子等。此外,要注意胃部保暖,因為冷熱交替也容易讓胃腸病找上門。
防暈車不適提前準備或現場按穴位
對于一些暈車的人來說,最打憷坐車了,火車票不好買,坐汽車更容易暈車,暈車是乘客常見的癥狀。徐秋香主任告訴記者,暈車暈船不是病,而是一種應急反應,這與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受到過度運動刺激有關。中醫認為,出現頭暈等癥狀,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是肝腎虧虛引起的,而熬夜、生活不規律、脾胃虛弱的人也容易出現頭暈。
◎中醫支招
徐秋香主任介紹,很多人都習慣于吃暈車藥防坐車不適,其實中醫也有很多解決暈車的小方法,對于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可以切片生姜貼在肚臍眼上,或服用新鮮姜汁,也能較好地預防或緩解暈車船。對于沒有事先防范的人來說,出現暈車癥狀,可以通過按壓內關穴來緩解癥狀,內關穴位于腕上橫紋三指的部位,反復按壓幾分鐘后,可以有效止吐。在左右手選擇上,最好是男左女右。此外,有暈車史的人出發前一晚,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尤其要注意飲食,不要喝碳酸飲料、白酒,也不要吃油膩物,要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反胃,加劇暈車反應。
防疾病發作提前做好防范帶好藥
今年的春運,正好趕上三九四九天,因此寒冷的天氣不可避免,徐秋香主任介紹,冷天氣再加上在長途火車、汽車上飲食不規律、飲水量減少、嘈雜的環境、緊張的行程等原因,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壓升高等,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概率。此外,最近感冒多發,在擁擠的環境里,如果不做好防范,呼吸道疾病也會找上門。
◎中醫支招
徐秋香主任介紹,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最應避免的就是勞累,因為勞則傷腎,進而導致血壓上升。因此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的人,乘車前一定要備好日常所服用的藥品并按時吃,千萬不能嫌麻煩不吃藥。發生過心絞痛的人,最好不要趕在春運時出門。如果一定要乘車,硝酸甘油是必備的,并且要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一旦出現癥狀,馬上將藥物放在舌下含服,并通知乘務員尋找醫生。另外,要盡量規律飲食、多喝水,避免血液濃度過高導致疾病發作。 “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最好在春運前進行滋陰調理,冬季膏方滋補養陰簡單易行,這樣旅途中會減少疾病發作的可能。 ”徐秋香主任介紹說。在預防感冒上,最好戴上口罩,在吃東西前要先洗手。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