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民營銀行究竟花落誰家?
日前,銀監會召開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督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今年民營銀行將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雖此前有消息稱,首批民營銀行有望在3月前發放牌照,但目前這一說法仍未得到有關部門的證實。
金融監管部門對民營銀行又一次表態也再次推高市場預期。截至1月7日股市收盤,民營銀行概念股整體漲幅接近1%。那么首批民營銀行究竟花落誰家?這一話題在引來市場關注的同時,也引起人們的諸多猜測。
誰會入選首批?
顯然,監管部門給出的3-5家首批試點名額與有設立民營銀行意愿的企業數量存在巨大落差。
據相關統計,截至2013年12月末,已有超過70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工商總局核準,如加上向各地政府部門或金融監管機構表達設立民營銀行愿望的企業,數量將更加龐大。
那么誰會入選首批?有專家表示,從地區來看,沿海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裕的地區獲得先行試點的可能性較大。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佩珈分析,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溫州等金融改革實驗區先行設立民營銀行的幾率高。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便透露,溫州民間資本正在積極沖刺第一家民營銀行。上海自貿區相關負責人也于近期表示,從自貿區實驗區的角度,在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特別是民營銀行方面,都會有所突破。
從知名電商到高科技企業,再到食品集團,民營企業對設立民營銀行持較高熱情。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企業來看,自身實力較強、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試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也持有相同觀點,不過他強調,除企業自身實力,企業的負債、有無拖欠貸款等情況也應被考察,此外還應考察企業設立民營銀行的初衷。
對于民營銀行設立的初衷,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解釋說,民營企業設立民營銀行會出現銀企高度融合局面。如設立的初衷只是資金的左手倒右手,容易導致關聯風險的發生。內蒙古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苑德軍則更為直接地表示,在行業中處于“領頭羊”位置的企業獲得試點的可能性更大。
眼下作為各自領域的代表,阿里、蘇寧等民企獲得試點資格的呼聲較高。以蘇寧為例,業內人士認為,蘇寧一方面是電商平臺的代表,自身實力較強;另一方面,已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在金融方面也有一定經驗。
“有限牌照”降低民企沖動
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對民營銀行的相關表述是,切實做好試點制度設計,強調發起人資質條件,實行有限牌照,堅持審慎監管標準,訂立風險處置安排。
民營銀行實行“有限牌照”并非第一次提出。此前,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便強調,民資辦銀行試點要堅持“純民資發起、自愿承擔風險、承諾股東接受監管、實行有限牌照、訂立生前遺囑”等原則。對于“有限牌照”原則,多數專家表示支持。有專家分析,“有限牌照”可能包括三層含義,首先是民營銀行開展業務的范圍受到限制,即只能在一定區域內開展相關業務,不能在全國范圍內開設分支網點。其次是民營銀行分業經營或受到一定限制。如現有商業銀行可以開展理財類、電子銀行類、企業債券承銷與投資等業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保險、基金等非金融機構合作。不過出于風險的考慮,作為新出現的、自身實力有限、發展尚在探索中的民營銀行開設的業務范圍將受到一定限制。最后,初期民營銀行試點數量也將有一定限制。苑德軍表示,國家設立民營銀行的目的是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等金融服務較為薄弱的領域。“有限牌照”將能更好地引導由純民間資本設立的民營銀行向薄弱領域、環節傾斜,削弱它的逐利性。
部分民營企業設立民營銀行的動機不僅受到市場的質疑,也令很多業內人士擔憂。趙慶明認為,部分民營企業開辦民營銀行的動機不純,設立民營銀行的熱情主要是“高盈利”誘導下的投資沖動累積。在這種情況下,推行“有限牌照”等原則,不僅有助于約束民營銀行的自身行為,更有助于降低民營銀行的“誘惑力”,讓民營企業知道民營銀行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適時啟動試點
民營銀行究竟何時推出?雖然金融監管部門給出“今年”這一時間界限,但市場依然對具體時點充滿好奇。
有專家表示,這一時點既取決于設立者對風險的認識,也取決于監管力量和市場環境變化對風險的抑制作用。而民營銀行設立細則以及配套政策的推出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王勇表示,考慮到存款保險制度、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條例在內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尚未出臺,雖然市場較為期盼,但民營銀行不會“匆忙”設立。他認為,只有存款保險等配套制度出臺后,民營銀行才會有明顯的推進。
從內部環境來看,當前我國已基本具備開展民營資本發起設立中小銀行試點的條件。但考慮到銀行業是吸收公眾存款的高杠桿行業,風險具有一定的外部傳染性,適時啟動試點的強調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趙慶明表示,在利率市場化情況下,一些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的銀行可能陷入經營困難。現實環境的復雜,同業競爭的激烈,將令新的中小金融機構出現較高的“死亡率”,所以風險是比較大的。
令人欣慰的是,部分民營企業已經關注民營銀行可能面臨的風險。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就表示,利差放開后,以前的模式未來很難保證盈利,我們將認真聘請專業顧問,研究我們做銀行的優勢。
對于民營銀行未來的前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公開表示,民營銀行是2014年銀行業發展的一大進步,也希望成為一大亮點。當然萬事開頭難,希望審慎起步,積累經驗,不斷讓民營銀行從“補充”逐漸成為銀行業的重要組成板塊。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