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監會兩新政救市引市場關注 網友:股市已獲最高層關注
新年伊始,資本市場監管動作不斷。1月7日、8日連續兩日,中國保監會兩開金口,分別祭出“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和“允許歷史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兩大新政。此舉被稱為“新股申購前夜的放行”、“保監會愛如潮水”。
市場和輿論的反響強烈。1月8日,創業板跳空高開,盤中漲幅一度超過4%,最后收漲3.9%,重新站上1400點。藍籌股雖然反應不如創業板大膽劇烈,但新政中“目前藍籌股估值較低,是歷史存量保單配置的較好時機”的說法,被認為是“國家隊”對市場的“官方態度”,在微博微信上被奔走相告。
保監會成“救市主”
這兩大新政,是本周資本市場中輿情熱度最高的新聞。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監測,本周涉及此事的相關新聞及網絡轉載近5000篇次,保監會關于允許險資投資創業板的通知原文,即被包括四大財經門戶在內的網絡媒體轉載100余次。媒體報道的標題亦是熱情洋溢,如“保監會兩天兩政馳援股市”、“保監會再向股市送彈藥”、“為投資藍籌開道”、“保監會連發兩文驅萬億險資入市”、“保監會火上加油創業板亢奮”等。
市場和輿論緣何如此熱情?
首先是政策的尺度。“本次通知幾乎沒有設置任何限制和門檻”,針對1月7日的通知,有媒體援引投資者的話評論道。多家媒體報道均對政策可能帶來的資金量做了預估,“千億”、“萬億”等詞頻頻出現在報道標題中。可見,保監會此舉大大超出了市場和輿論的預期,讓人“喜出望外”。
其次是本次政策出臺的時間節點。此時正值IPO洶涌來襲,1月8日即是新一輪新股申購之始,有觀點認為,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結構性轉變,市場估值或將因此重整,因而保監會之舉,或為“IPO重啟配套政策”,有“救市”之嫌。
最后是發布方式的選擇。保監會兩大新政,選擇了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3個渠道同時發布,保監會官方微博@保監微新聞擁有粉絲近50萬,自2013年7月份開通以來,表現活躍,內容形式多樣。微博和微信,均是社會化媒體時代流行的、傳播效率最高的信息傳播方式。
新政的“蝴蝶效應”
總的來看,市場和輿論關注焦點有如下兩個方面,一是政策本身對市場的影響,一是政策背后的監管思路和改革方向的“蝴蝶效應”。
對于政策的市場影響,普遍的觀點認為這是“資金面上的實質性利好”,但也有觀點認為,這對A股難有立竿見影的影響。如招商證券分析師羅毅認為,保監會此舉與2005年提升社保和保險的權益投資比例如出一轍,“對保險投資藍籌的意愿會大大刺激”,但他同時認為,險資投資股市和基金的比例不能超過25%,現在進入創業板的資金不會太多,整體影響有限。如前從容投資合伙人姜廣策便提出疑問:“創業板還不夠瘋?還是迫于險資想參與創業板的壓力不得不放行?”而部分網友則調侃,在當前創業板如此高企的市盈率下放行,“這不是來高位接盤嗎?”另有投資者則表示擔憂:“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虧了咋辦?” 對于政策背后的監管思路和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有媒體分析認為,作為具長期投資特征的險資,在投資界屬于類“國家隊”,連續兩天連發利好令箭,即使實際影響有限,但背后意義值得重視。另有網友聯系近段時間以來,監管層多項措施限制炒新、欲引入長期資金活躍藍籌、要求保護中小投資者等系列新聞,認為不排除股市已引起最高層關注,“當下管理層比投資者更急”。但對于政策本身,輿論中亦有不同聲音。如經濟學者劉勝軍并不反對保險資金入市,但其反對把此類政策變成影響股市的工具。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