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有銀行狂發理財產品拼命攬儲 重回發行規模首位
在中小銀行紛紛拔高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吸攬客戶資金的重重壓力之下,國有銀行被迫發起反擊,拼命加大理財產品發行規模,這也讓此前理財產品發行量持續保持第三位的國有銀行出現逆襲,重回理財產品發行規模首位。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去年12月五家國有商業銀行以及郵儲銀行發行理財產品1320款,發行量環比增23.7%,占比增6.5個百分點達35.5%,位居首位。其次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1137款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上升0.5%,占比為30.6%,發行量繼續保持第二;城商行發行1096款理財產品,環比回落9.9%,占比降3.6個百分點至29.5%,退居第三位。另外,農村商業銀行發行72款理財產品,環比降56.6%;外資銀行發行90款理財產品,較11月減少5款。
排名前15名的銀行共發行2541款產品,占所有理財產品的比例為68.4%,發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發行量排在前三名的銀行依次為: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隨著傳統存貸款業務競爭壓力加劇和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感到了生存的壓力,利用理財產品“搶客”是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首選策略。此前,理財產品發行排行榜中,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往往能拔得頭籌,只有今年7月,國有大行和郵儲銀行的發行量曾排到首位。
一位國有銀行理財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了沖刺年末考核任務,銀行不得不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來吸納資金、改善業績。如果我們不提高收益率、加大發行量,資金將流入其他銀行”。
雖然國有大行在去年12月揚眉吐氣了一番,但從2013年度理財產品發行總榜單來看,城商行仍是絕對贏家。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剔除了結構性理財產品之后,城商行2013年共發行理財產品13683款,股份制銀行發行量12996款,五家國有大行和郵儲銀行的發行規模只有11715款。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近兩年加碼理財業務,令國有銀行面臨著存款外流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國有銀行勢必會做出反擊。雖然國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不及中小銀行,但銀行信譽好、穩健性高,許多投資者都看重這點。對于未來的理財市場整體格局,郭田勇預計,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將對銀行理財業務造成重大影響。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