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王波眼中的書法藝術
2014年01月08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中國書法最高獎首屆蘭亭獎提名獎、第二屆中國“書法十杰”稱號獲得者、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臺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臺州籍著名書法藝術家王波先生

(王波作品)

  臺州籍藝術家專訪系列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8日訊(記者朱展翼趙靜)  聽王波教授談書法,如沐春風。

  書法藝術的當代特征

  書法一直是中國文人、知識分子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于文字傳播的實用需要,同時也寄托了書家的人生感悟、哲學思考、審美理想和個性品味。在上個世紀,硬筆代替了毛筆成為主要書寫工具;本世紀以來,硬筆又將逐漸被電腦所替代。而書法的社會功用也正發生著相應的改變:隨著毛筆書寫的實用性漸漸的消退,書法藝術的審美性、裝飾性功能以及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以及健身功能等則近一步得到了提升和凸顯。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當代的書法創作也正呈現出一些不同的類型,作為一般的書法愛好者,練習書法的目的主要為了修身養心、提升一種文化品味,那么其臨習與創作也往往更多的從自我的喜好的角度出發和展開。作為書法藝術工作者則更多的考慮社會需要,如受書者、不同場景、不同學生對書體、風格的要求。作為專業書家則需要以畢生的精力在書法藝術的本體發展座標上,吸取傳統精華并尋找古人足跡尚未達到的空白地帶,建立真正屬于時代、屬于自己的藝術王國。

  作為這個時代有專業精神的書家,應該擁有自己獨立的創作思想,能夠自覺地把自己的喜好與社會需要、與書法藝術發展的方向相結合,既要最大程度的深入傳統、學習傳統,又要不斷激發想象力、創造力,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

  技法、審美、哲學是書法藝術三個重要因素

  書法首先是一種法度:筆法、字法、墨法、章法。法度是書法成為書法的前提條件,法度決定了書法藝術的難度與高度。法度的獲得主要依靠臨帖,在臨習傳統經典法帖中,不斷豐富、完善自身的筆墨語言,不斷增強線條的力量感和豐富感,不斷獲得對線條組合、結構造型、通篇布局的把握能力。

  審美則造就了書法風格。中國書法史是一部漢字演變的發展史,真、草、篆、隸、行,繽紛交織,源遠流長;中國書法史又是一部寄托書家審美理想、表達情懷的風格史,顏、柳、歐、趙,蘇、黃、米、蔡,絢麗多姿,浩如星海。審美就是個性與品味,胸襟開闊,筆端的字自然氣象萬千,豪邁不拘。審美既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喜好和天性,也來自后天的塑造、熏陶與感悟。懷素夜聞嘉陵江水聲而草圣益佳,張旭見公孫大娘舞劍器而筆勢益俊,“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從劃船中悟到用筆上的奧妙。一個優秀的書家要善于從大自然、生活點滴中來激發創作的靈感,完善自己博大的襟懷,塑造高雅的審美品味。

  哲學則決定了書法的厚度與學術品格。書法是哲學性很強的藝術,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黑白、大小、長短、粗細、疏密、開合、方圓、正敧、枯濕,以及斜斜得正、剛柔相濟等,都是矛盾的辨證通一。書法藝術中的“禪”性,是隨意、隨性、靈動、空靈、簡約的哲學意味,指一些留白的地方,給人以再創造、留有遐想的空間,恰如康德所說,“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潛心于草書創作

  從5歲跟隨外公、父親臨習魏碑《張猛龍碑》起步,在書法的路上一晃已經走了40余年,比較幸運的是1991年,20歲出頭的王波就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職業合二為一,成為臺州師范專科學校專職書法教師,以后先后入首都師范大學書法研究所、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系統地學習了楷書、隸書、篆書、行書和草書,字體與書體不斷得以拓展。1998年以后,開始對行中帶草、草中帶行的行草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又把主要精力更加集中在純粹的草書上。草書藝術有著的高度抽象化、符號化、線條化、韻律化特點,草書的表現性是其它眾多藝術門類所無法比擬的,在掌握草法的前提下,草書能更加隨心所欲地地進行達其性情,形其哀樂。草書的藝術精神也契合了世界現代藝術走向抽象、寫神、寫意的大趨勢。

  近幾年,王波一直在探索章草與今草的融合問題,草書有章草、今草之分,從源流的角度看,兩者共同源于西漢早期草書—篆草、草隸(古隸),在演變的過程中,章草在草化的過程中與隸書互為影響而率先成熟,并在東漢、魏晉最為興盛,與章草相比,今草成熟較晚,今草在形成過程中則注加了真書(楷書)、章草、行書的因子,在漢末張芝、晉王氏父子后蔚為洪流。從形式上看,章草筆法與隸書相通,用點處多,波磔顯著,今草則以楷書筆法使轉,減省波磔,連點為畫,筆勢流暢;章草結字橫向取勢,法度嚴謹,今草則強調縱勢與斜勢,造型靈活多變;章法上,章草字字獨立,字間距與行間距相對均勻,多以體意相連,今草則上下字間強調呼應,除體意相連外,還強調筆意相連,或以牽絲映帶,字間距和行間距亦恒變不拘;從筆速的角度看,章草行筆相對較為凝重,今草則較為疾速奔放;章草、今草各具自身的特點,兩者各有其美。在草書創作中,取章草求其古樸淵雅,取今草得其流美瀟灑,兼而用之,互通有無,必能豐富和增強表現力,取得創作上的新突破。

  如果說單純的章草或今草創作已算高難度的創作類型,那么融合章草、今草的創作更是難中之難的一種復合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這一創作模式既要掌握章草、今草各自的創作技法,還要關注兩者之間的切換和聯系。在取法上,除了學習章草、今草的典型作品外,要重視兩者之間起臺階和橋梁作用---章草和今草產生、發展中的過渡期作品,以及歷代融合章今創作的成功佳作。要同時掌握筆連,筆意連,體意、體態連,墨色相連,節律相連等多種連貫手法,并能夠綜合自如地加以運用。章草、今草融合創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拓展和豐富了草書創作的空間,將為當代草書創作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構想與式樣。

  王波在創作之余還致力于書法理論研究,先后在各級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王波的書論研究明顯區別于書法史學研究、審美研究、文字學研究等,更多的屬于書法創作研究。王波的理論研究往往是配合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展開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創作的體驗使理論不流于空泛,理論研究為其創作提供了學術支撐。

  堅持團隊發展勇于擔當

  王波40歲出頭便當選臺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成為當時浙江省省最年輕的地市書協主席。上任以來,在協會領導班子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臺州書協先后舉辦了《臺州市第一屆名家精品展》、《臺州市第二屆名家精品展》、《臺州市第三屆書法大展》《臺州市第三屆名家精品展》、《臺州市第一屆女書家作品展》、《臺州市第二屆女書家作品展》、《臺州市第三屆女書家作品展》、《臺州市第一屆臨帖書法展》;承辦了《萬山紅遍浙江書法臺州展》、《浙江省國展、省展獲獎作者作品展》、《浙江省歷屆縣、區書協主席作品展》、《錢塘筆陣地市書法邀請展-杭州展》;建立了協會辦公室、活動室,在臨海、路橋設立了協會創作展示基地,創辦了會刊《海隅翰墨》,2012年8月臺州書法代表團17人赴韓國美術館出席《第16屆世界書法文化大展》開幕式及各項活動。臺州市書法家協會被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評為2010-2012年度先進團體會員。

  2013年1月份,“王波名家工作室”入選由中共臺州市委人才領導小組、市委組織部、宣傳部聯合設立的“臺州首批名家工作室”。2013年上半年開始,王波名家工作室開始組建成員,由臺州年輕一輩實力派書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及高校書法專業老師擔綱,面向社會純公益義務招生,目標為臺州培養書法人才。

  2013年9月王波名家工作室公益書法研修班在臺州學院開班,來自各行各業的60多位書法愛好者成為首批學員,目前每兩周一次講座或集中點評,深受廣大學員好評,2013年,工作室成員、學員中就有3人新獲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資格。工作室還將積極參與寫春聯等惠民活動,在群眾中有著較高的美譽度。

  此外,王波作為臺州學院的一名書法教師,平時認真上課,對學生要求嚴格,在傳授書寫技能的同時,努力注重對學生品德的引導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盡到做教師的責任。近年來,學生中先后有20多名加入了省書法家協會。

  其實無論是作為臺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名家工作室領銜人還是書法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一種貢獻、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不管怎樣,書法貫穿了王波的人生始終,作為一名書法藝術工作者,創作和藝術高度一直是他畢生的追求。

  王波,男,1969年出生,浙江黃巖人,中國美術學院書法藝術碩士,臺州學院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文聯委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臺州市文聯副主席,臺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曾被中國文聯、中國書協、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屆中國書法藝術節“書法十杰”稱號,被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宣傳部、人事廳評為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被中共臺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第六屆拔尖人才,獲臺州市第一、二、三、五、六屆文化曙光獎,“王波書法工作室”2013年入選中共臺州市委人才領導小組首批“名家工作室”。

  書法創作:

  1、獲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最高獎,并被授予“書法十杰”稱號。

  2、獲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的第一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

  3、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七屆全國書法展。

  4、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青年書法展。

  5、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展。

  6、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隸書展。

  7、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行草書展。

  8、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名家書法千人展。

  9、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名家書法五百人展。

  10、入選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法精品入奧運場館展示并收藏于水立方。

  11、發表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書法》雜志1997年第4期。

  12、發表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書法》雜志2002年第3期。

  13、入展文化部主辦的第十四屆全國書法群星獎復賽展及決賽展。

  14、獲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屈原杯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

  15、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部藝術局主辦的世界華人書畫展。

  16、獲西泠印社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篆刻書法展優秀獎。

  17、獲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全浙書法大展金獎。

  18、獲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浙江省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金獎。

  19、獲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浙江省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金獎。

  20、獲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全浙書法大展銀獎。

  21、獲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第十四屆群星書法大賽特等獎。

  22、入展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全浙書法大展。

  23、入展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浙書法大展。

  24、入展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青年書法20家提名展。

  25、入展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浙江青年書法20家提名展。

  26、入展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臺灣中華漢光書道學會主辦的杭州·臺北名家書法交流展。

  27、入展浙江省書法家協會、韓國國際書道聯盟大邱支會主辦的中·日·韓2000國際書藝展,并隨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代表團赴韓國交流。

  28、入展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日本櫪木縣書道會主辦的2009浙江、櫪木書法友好交流展,并隨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代表團赴日本交流。

  29、以有望書家身份入展韓國大邱美術協會主辦的2010韓·中·日國際書藝動向展,并應邀赴韓國出席系列活動。

  30、作品參加在韓國美術館舉行的第十六屆世界書法文化大展,并以中國書法家代表團團長身份出席開幕式及系列活動。

  31、出版《中國優秀書法篆刻家作品集---王波》(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32、入展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紹興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二屆蘭亭書法雙年展。

  33、以評委作品參加第六、七、八屆全浙書法大展。

  34、以評委作品參加浙江省第四、六屆中青年書法展。

  35、以評委作品參加浙江書法六十年精英展

  36、以評委作品參加“萬山紅遍”浙江書法大展

  37、獲臺州市2007年度最具影響力青年人物提名獎。

  38、獲臺州市第一、二、三、五、六屆文化曙光獎。

  39、“王波書法工作室”入選中共臺州市委人才領導小組首批“名家工作室”。

  書法理論研究:

  1、《試論陳鴻壽隸書之天趣》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隸書學術研討會,并發表于《書法導報》。

  2、《論書法創作之意》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七屆全國展書法創作理論研討會,并收入《論文集》。

  3、《二度抽象與形式法則---書法藝術的現代思考》發表于《書法研究》2000年第6期,并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造型藝術》全文轉載(2001年第3期),收錄于《浙江書法論文選》、《首都師大書法研究所師生論文選》。

  4、《顫筆探微》獲浙江省第十六屆書學研討會優秀論文獎,并發表于《書法研究》2003年第5期。

  5、《略論章草與今草的結合》發表于《中國書法》2012年第10期

  6、《論書法藝術的時間性》發表于《臺州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7、《論柯九思的書法藝術》發表于《湖州師院學報》2004年第4期。

  8、《寫在黃道周小楷孝經冊后》發表于《歷代小楷名作選刊》,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8月

  9、《盧樂群先生書法略論》發表于《東方書畫人物》2004年第1期。

  10、《盧樂群的隸書行草化探索》發表于《三希堂雜志》2008年第2期。

  11、主編出版《硬筆書法通用教程》(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12、主編出版《書法教程》(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

  13、副主編出版《書法教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4、副主編出版《書法概論》(南海出版社)1997年。

  15、副主編出版《新編教師書寫技能與書面表達訓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來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作者: 記者朱展翼趙靜  編輯: 趙靜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