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財經 > 銀行 > 行業要聞 正文
2013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達4.9萬款 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
2014年01月06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原標題:2013銀行理財體檢報告:規模或突破25萬億

  剔除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8%以上的有13只,其中東莞銀行占比最高,有5只,給出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是民生銀行,其“2013年民生加銀資管長安財富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C類FSDA13037C”收益率高達12%。

  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雖然面臨了監管政策的圍堵、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利率市場化的倒逼,但是仍然在數量和規模上實現了大踏步的增長。由于錢荒不斷降臨,銀行為了攬儲,減少存款搬家,不得不提高發行利率,不得不加快理財產品的推出。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預測,2013年銀行共發行了4.9萬只理財產品,資金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元,貢獻最大來自短期保本型產品。

  記者對4.9萬只理財產品進行了體檢,預期年化收益率3%以上的產品有九成,年化收益5%以上的產品也有三成。

  建行、中行等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是發行理財產品的主力,但是中小銀行卻領銜收益率。東莞銀行、大華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等中小銀行提供的預期收益率穩居榜首,年化收益率高達8%以上。

  外幣理財產品是2013年銀行理財市場的雞肋。1600只產品中有1300只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不足3%,沒有達到銀行理財收益平均值。

  與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沒有出現違約,僅有113只理財產品沒有達到預期的最高收益率。

  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

  由于股票市場的慘淡,很多避險資金仍然將銀行理財產品作為十分可靠的避風港,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得以井噴。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3年年末,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達到4.9萬款,而2012年僅有3.2萬款,增長幅度高達四成。

  發行能力最強的是建設銀行,2013年理財產品的數量為4946款;其次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這5家銀行發行數量超過2000款。超過1000款的銀行則包括南京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以及浦發銀行5家銀行。國有大行和股份制上市銀行成為銀行理財發行的主力。

  令人關注的是,在上述銀行中,平安銀行和廣發銀行對于理財產品尤其重視,2013年增幅超過100%;民生銀行和建設銀行也不甘示弱,增量有五成。

  2013年理財市場雖然是大銀行占據優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城商銀行也紛紛試水發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前五分別是臨商銀行、淮海銀行、玉溪市商業銀行、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以及義烏農商銀行,發行數量超過40款。

  募集資金的規模也是突飛猛進。上半年有銀監會官員披露,2013年6月底,銀行理財余額就達到了9.85萬億。中國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近期發布的報告預測,2013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規模將會超過25萬億元,相較去年7.1萬億增長幅度高達4倍,是目前體量最大的理財產品大軍。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理財產品是2013年擴軍的主力,這里的短期理財產品為1~3個月。Wind數據統計,2013年1~3個月的產品占比為60%;其次是3~6個月,占比22%。長達半年的只有11.7%。一個月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的比例也比較少,僅有4.23%。長達1年的更是鳳毛麟角,僅有1%。

  中小銀行給出收益率普遍偏高

  由于2013年資金緊張,銀行間市場利率飆升,投資利率等銀行產品的收益都表現不錯,4.9萬款產品沒有一例發生違約。

  2013年的銀行理財收益率走勢和2012年截然相反:2013年“前低后高”vs 2012年“前高后低”。

  2013年6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劇烈,并呈現趨勢性上漲。2013年6月末,短期資金價格大幅上漲造成銀行理財市場出現期限收益倒掛現象。2013年9月末,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再度沖高,與6月末1個月產品的“一枝獨秀”相比,多個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創年內新高;接近年底,錢荒再次出現,加之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繼續飆升,可謂“百花齊放”。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如同坐上了分級火箭,越升越高。

  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銷售的銀行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3%~5%的產品達到六成,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銀行理財5%以上預期收益率層出不窮,占比31%,更有銀行給出8%以上的利率。

  記者注意到,給出超高收益率的銀行多數是中小銀行。統計顯示,剔除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8%以上的有13只,其中東莞銀行占比最高,有5只,給出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區間在8.5%~8.8%;其次是大華銀行,新加坡第二大銀行有發行的兩只收益率高達10%。高收益銀行還包括廣東南粵銀行、法興銀行、泉州銀行等。

  值得注意的是,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是股份制銀行——民生銀行,去年12月27日發行的“2013年民生加銀資管長安財富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C類FSDA13037C”,存續期一年,收益率高達12%。為什么中小銀行往往給出的收益高,原因在于和大行的競爭中,他們的攬儲壓力更大。

  中國銀行外幣理財

  發行能力最強vs投資能力最差

  相比人民幣理財市場的活躍,外幣理財產品在2013年境遇頗為窘迫,整體產品預期收益率乏善可陳。

  Wind統計,2013年外幣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1601款,其中中國銀行發行數量最多,包括中國銀行(香港)發行的數量為358款,其次是招商銀行(333款),交通銀行(290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121款)以及光大銀行(111款)。

  中國銀行發行外幣理財能力最強,但是其投資能力卻是最差。

  外幣理財產品中,收益率排名倒數前九的產品都是中國銀行發行的,預期收益率僅有0.15%~0.2%。如果以預期收益率在0.4%計算,在預期收益率0.4%以下的產品共42只,中國銀行就占了35只。中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掛鉤最多的是美元、歐元。2013年以來人民幣對主要發達國家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明顯升值,以美元為例,2013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約3%,也就是說,美元理財產品一年的理財收益基本無法覆蓋匯率的損失。對于投資者來說,外幣理財產品已經成為雞肋。

  記者了解到,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央行紛紛降息,致使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空間日漸萎縮,國內不少銀行已陸續停止發售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且大多以短期產品為主,收益水平很低。

  招行焦點聯動系列內部收益分化

  雖然銀行給出的預期收益率越來越誘人,但實際利率如何?銀行投資的真實能力如何?

  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2013年到期的銀行理財產品有2.64萬款,公布預期收益率的有2.61萬款。

  在公布預期收益率的2.61款產品中又有一半左右的產品沒有公布實際收益率,因此納入統計的只有1.32萬款產品。幸運的是,1.32萬只產品全部都實現了正收益,沒有發生虧損。

  實際收益率最高的是招商銀行的一款產品,2013年7月16日銷售,產品名稱為2013年“金葵花”焦點聯動系列之股票指數表現聯動(滬深300期間向上觸碰)理財產品,90天委托期,實際年化收益率為8.2%。

  排名第二的是包商銀行,產品名稱為“2013年佳贏”系列Shibor掛鉤131001號人民幣理財產品”,2013年6月25日銷售,37天存續期,實現年化收益率7.75%。

  排名第三和第四的,也都屬于招商銀行,產品也是焦點聯動型,掛鉤的是看跌的黃金,實際年化收益率為7.6%和7.5%。

  排名的第五的是建設銀行,產品為2013年“乾元-保本型”第136期理財產品(江蘇分行),實現年化收益率7.39%。

  此外排名前十的還有浙江稠州銀行、興業銀行(2只產品)、民生銀行(2只產品)。

  但是記者也注意到,招商銀行的95款焦點聯動產品,其中有65只產品的實際收益率雖然處在產品給出的理財收益區間,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最高收益率,并且還有32只產品的實際年化收益率不足1%。

來源: 投資者報  作者:  編輯: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