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州有群“網絡蹭獎族”
在椒江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李先生是個“微信達人”,他熱衷于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照片或者與朋友們互動,但最近,李先生發現,“朋友圈”里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分享信息,讓他有些眼花繚亂。這其中許多是“轉發抽獎”“點贊有禮”的商業信息。
李先生試著轉發了一條微信,湊齊了信息里規定的點贊數量,沒想到,真的得到了商家贈送的禮品。從此,每逢朋友轉發此類促銷信息,李先生都會不吝時間流量,直接轉發。“有時候我還會發信息給朋友要求點贊呢!”于是,朋友們都稱李先生為“網絡蹭獎族”。
A
秒轉,求贊
“網絡蹭獎族”是微信“朋友圈”的新生勢力
臨海姑娘姜蕓在睡前刷微信“朋友圈”時,看到了一則海鮮火鍋的分享信息:原本58元的火鍋單人套餐,“轉發即獲30元優惠”,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邀請朋友一同在“朋友圈”里轉發了這條信息。幾天后,兩人來到這家火鍋店,出示了轉發內容,登記了手機號與微信號,還別說,這一次兩人的餐費省了足足60元。
“就跟商家發傳單一樣,現在‘傳單’搬到微信上來了。”姜蕓打開了火鍋店的轉發信息展示給記者看,與一般傳單一樣,大紅配色,語句簡潔,“對我們而言,只要商家真的給予優惠就行。”她表示,如果下次有類似活動還會參與。
除了轉發得現金券的促銷信息外,“點贊有禮”、“轉發抽獎”也受到眾多微友們的熱捧。
網友“林木木”告訴記者,她很早就關注到微信上轉發促銷信息,而成為網友們的集體行為,并且如此密集地出現在“朋友圈”里,是近3個月來的事情。
“一般看到微信的轉發信息,我都會認真看一遍,然后選擇性轉發。有些轉發信息需要集滿一定數量的‘贊’,我就會號召微信朋友來幫我點贊,集滿‘贊’后就能向發起活動的商家索要獎品了。”“林木木”自稱“專注蹭獎30年”,盡管經驗豐富,卻也有失敗的經歷,“有一回,見到一條轉發信息說,集滿15個贊就能獲得商家贈送的航空杯一組,也沒寫明贈送的總數額,我第一時間集滿了點贊,打電話過去,對方卻說杯子送完了。”
當然,有不少網友對轉發促銷信息不以為然,也無意當“網絡蹭獎族”。網友“青胭碎”表示,看見有朋友需要點贊,會幫忙點一個,但自己從來不會轉發類似的促銷信息。另一名網友“藍色天空”則表示,參加過轉發抽獎的活動,但是這樣的活動缺乏透明度,很有可能是商家“空手套白狼”的手段。
B
微傳播逐漸成主流
商家樂意通過“蹭獎族”做廣告
有人“蹭獎”,自然有人來“發獎”,巧妙利用發獎信息,通過微信平臺為自己的門店品牌做宣傳,是不少臺州商家出的新招。
椒江一餐飲店去年年底開了家小火鍋分店,該公司的企劃部便在開業前5天策劃了一場在微信“上頭條”的活動。轉發就能減免20元餐費的優惠活動,讓小火鍋分店在舉行活動的7天里賺足了人氣。
“每天都有六七百號人來店里消費,火爆時候,候餐的顧客都排到了50名開外。”該店一名姓寇的門店經理告訴記者,得益于微信的普及性與強大號召力,以微信“朋友圈”作為營銷平臺已是大勢所趨,“這次的營銷還算成功,之后我們也會有后續的活動在微信上跟進”。
椒江某攝影館的工作人員管女士告訴記者,由于競爭對手在微信平臺上狂轟濫炸式的宣傳,他們不得不扛槍上陣,在網上發起了“集滿120個贊,就能贈送一套免費寫真”的活動,之后,他們的客服便一直被“網絡蹭獎族”們占線,截至活動結束日,有40多名顧客預約了免費的寫真拍攝。
“雖然前期要投入成本,但是微信上的宣傳和體驗過后顧客的口碑,有利于打響我們公司的品牌。”管女士相信,這也是一種口碑傳播。
C
轉發得話費
連政府部門都hold不住了
日前,玉環的楊小姐在微信上關注了“臺州多城同創”的微信公眾平臺。前天,她看到該微信推送了《健康教育系列宣傳畫》一文,并標明轉發此文的將參與抽獎,獎品是50元話費。
“又能宣傳政府工作,又能贏取話費,何樂而不為呢?”楊小姐沒多想,便轉發了這條信息。過了幾天,臺州多城同創的官方微信公布了中獎名單,楊小姐赫然在列。“太給力了吧。”蹭獎成功的楊小姐十分興奮。
“以往政府在網絡一塊的宣傳工作主要集中在專業網站上,但點擊率不高。這一次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宣傳同創工作,我們的針對人群是臺州的一眾網友,所以選擇微信進行宣傳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臺州市同創辦的工作人員王婷向記者介紹,將話費作為獎勵,可以調動起網友們的積極性,也讓宣傳方式更加生動靈活。
“就前兩期的轉發情況來看,每一期都有上百的轉發量,隨機選中的30名網友,能獲得50元話費,所以‘蹭獎’成功的概率還是不低的。”王婷笑著說。
記者了解到,臺州市同創辦不是第一家利用微信平臺做“有獎宣傳”的政府單位,玉環縣公安局、玉環縣交警支隊等不少政府單位早已將“有獎宣傳”辦得有聲有色,甚至有的“蹭獎族”通過轉發政府的宣傳信息得到了一臺iPad。
D
微博平臺上
也有一批專業的“蹭獎族”
“這里還有一臺小米手機3!轉發并@3位好友就有機會”,“轉發并@至少5位好友,將獲得iPod touch”……相比于微信上的全民狂歡,微博上的“有獎轉發”活動也擁有超高的參與度。
記者在新浪微博的搜索欄里搜索關鍵詞“轉發并”,找出了14億條實時微博。這其中,有轉發送書籍、送“土豪金”、送平板電腦、送化妝品、送新鮮蔬菜等,應有盡有,只要你有心,就能在“轉發有獎”的活動當中找到絕大多數的生活用品。轉發的最高數量能達到幾十萬次,少的也有上百次,轉發量也往往與獎品價值有關,越貴重的獎品轉發量也會越大。
究竟怎樣才能抽中獎品?記者了解到,幾乎所有的微博抽獎都是由新浪的“轉發抽獎平臺”這一第三方工具隨機抽取ID來完成,所以“蹭獎”成功與否全靠運氣。
記者還了解到,每個抽獎活動中,約有60%到70%的參與者為專業的“蹭獎族”。有網友稱,他們中間運氣最好的可月入10個iPad、5部手機及其他獎品,一般領獎后迅速淘寶出貨,最高月入可達10萬元。
專業“蹭獎族”還經常會注冊許多微博賬號進行互粉并同時轉發,以增加獲獎的概率,而更多的微博“蹭獎族”喜歡彼此互粉,這樣他們就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哪里有“有獎轉發”活動了。
E
因商家失信導致的蹭獎失敗
工商部門建議,確認并留下記錄之后再去點贊
雖然不少人對網絡蹭獎樂此不疲,但是近日,微信上也有網友頻頻曝出某某商家失信于人,不肯兌現當初承諾的獎品。
黃巖的7890果木牛排店日前被網友曝光不守信。網友“孤獨的兔子”發帖稱,她參加了這家餐廳微信點贊免費吃牛排的活動,誰知點贊后,“第一時間打電話進去,結果打了N次都接不通”,等到打通了卻被告知名額已滿,這讓她很受傷。而另一位網友“葉子1988”則跟帖表示,商家反復修改活動規則“不厚道”,“這樣的舉動已經不是在拉人氣了,簡直就是在拉仇恨”。
網友怒了,但作為商家,7890果木牛排店的店長陳先生自感“傷不起”。
“第一次搞這樣的活動,因為工作失誤沒有注明贈送牛排的名額僅有60名,這才在第二天修改了活動細則,但萬萬沒想到,轉發的人數那么多。”說起網友們的反響,陳先生也頗感無奈,“我們贏知名度,網友贏獎品,本是兩全其美的事情,現在卻以不愉快收場了,只怪之前沒策劃好。”
對于這樣的情況,臺州經濟開發區工商分局在日前發微博提醒消費者:“要注意部分商家采用模糊字眼混淆信息的行為,不要盲目參與,一定要跟商家確認并留下記錄之后再去點贊,否則之后的維權會比較困難。”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