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公司推諉,121名員工工資無著落法律援助,47萬多元薪酬分文不少
通訊員 朱來華
位于臨海市大田街道轄區(qū)的浙江茂盛旅游制品有限公司(下稱茂盛公司),是一家多年從事旅游用品生產(chǎn)的企業(yè)。今年6月,該公司因生產(chǎn)需要,新招聘了39名均來自江西等外省籍編織藤品的一線工人,與原有的82名員工共121人,被派遣到租用茂盛公司廠區(qū)生產(chǎn)的臨海市豐得利工藝品有限公司(下稱豐得利公司)上班。
8月底,由于種種原因,豐得利公司停產(chǎn)。至此,受派遣的121名員工6月至8月的工資共計47萬多元分文未發(fā)。讓上百名員工氣憤的是,茂盛公司與豐得利公司為員工的工資發(fā)放問題,竟然相互推卸責任。
茂盛公司認為,這些員工雖然是他們招聘進來的,但6~8月3個月的時間里,他們?nèi)窃谪S得利公司工作,因此,工資應該由豐得利公司予以發(fā)放。
而豐得利公司認為,茂盛公司尚欠豐得利公司40多萬元借款未還,茂盛公司利用這121名員工3個月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抵作借款,與豐得利公司不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所以不應由本公司來支付這121名員工的工資。
由于兩家涉事公司相互推諉,致使121名員工的工資無處著落。特別是茂盛公司今年6月初新招聘的39名外省籍員工,他們不僅工作多個月未拿到分文工資,而且一時間又找不到別的工作,人在異鄉(xiāng),又沒有經(jīng)濟來源,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甚至連日常的溫飽也難以維持。因此,他們激動的情緒難以自控,并不斷尋找訴求渠道。
為討回應得的工資,9月初,這100多名員工聚集在臨海市政府大門口集體上訪,請求政府為他們作主,盡快解決這起勞資糾紛,還員工們一個公道。
對此,臨海市政府領導非常重視,立即組織多個部門與茂盛公司、豐得利公司進行協(xié)調(diào)。盡管經(jīng)過多次協(xié)商,但這兩家公司還是自說自話,互不相讓。無奈之下,相關部門決定,通過法律程序解決這起集體討薪案件,并指示由臨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負責承辦此案。
考慮到本起勞資糾紛涉及兩家公司,且當事員工人數(shù)多,欠薪數(shù)額又比較大等實際情況,臨海市法律援助中心隨即開啟綠色通道,本著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審批,優(yōu)先辦理的“三優(yōu)”原則,傾力為這121名員工提供法律援助。
根據(jù)121名員工的現(xiàn)狀和外省籍員工優(yōu)先原則,有關部門決定分兩批給予勞動仲裁。
首先幫助39名外省籍員工向臨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9月23日,臨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茂盛公司支付39名員工工資,豐得利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裁決書生效后,當事的茂盛公司和豐得利公司對支付工資事宜仍然我行我素,為此,作為39名員工的特別授權代理人王甫春律師隨即向臨海市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誰料,豐得利公司不服仲裁裁決,已向臺州市中級法院申請撤銷裁決。因此,臨海市人民法院認為,等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后開始執(zhí)行。因不了解法律程序,這39名員工不同意等待,又聚集在臨海市人民法院吵鬧,為此,王甫春和承辦法官依然耐心地向他們進行勸解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釋法解惑。
為保障員工的正當權益,經(jīng)過多方不懈努力后得知,茂盛公司尚有一筆應收貨款沒有收回,臨海市人民法院立即對該筆應收款依法進行財產(chǎn)保全。在發(fā)放工資的資金有了保障之后,王甫春又及時與員工們進行溝通解釋,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并動員另外82名員工撤回對豐得利公司的仲裁申請。
11月26日,隨著最后一批員工拿到了工資,這起涉及121名員工的集體討薪案終于塵埃落定。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