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折腰”搶食P2P市場 收益率不敵民間網貸平臺
繼招商銀行進軍P2P領域后,日前又傳出廣發銀行、農業銀行等正在積極籌備網貸平臺的消息
近年來,愈發火熱的P2P網貸業務也走進了銀行的視野。繼招商銀行成為進軍P2P業務的首家銀行后,又傳出廣發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的P2P平臺也在積極籌備之中。盡管同為P2P業務,但銀行與傳統的民間P2P平臺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招商銀行這一平臺項目的預期收益率普遍在6%—6.3%區間,這一數字與民間平臺動輒10%以上甚至達到30%的收益率相差甚遠。
廣發銀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相關業務正在籌備之中,未來廣發銀行將探路“普惠金融”,用互聯網的心態和方法重新看待和梳理傳統金融業務。
銀行殺入P2P熱情高漲
兩個月前,隨著招商銀行在其“小企業e家”金融服務平臺上提供類P2P貸款的投融資撮合服務,也拉開了銀行涉足P2P領域的大幕。據了解,境內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在這里進行注冊并投融資,最小投資單位1萬元。盡管招商銀行刻意保持低調,但相關統計顯示,僅一個月時間,此平臺就已達成融資1.29億元。
招商銀行在這一領域率先殺入,并取得成果后,無疑使得其他銀行也信心滿滿。據報道,目前廣發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都在積極籌備此業務并將推出P2P平臺。據記者從廣發銀行處了解到,為迎接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該行已調整原電子銀行部的組織架構和部門職能,成立網絡金融部。
對于眾多銀行紛紛準備進軍P2P領域,某股份制銀行網絡金融部門負責人表示,P2P業務是銀行業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和項目融資方向的新路徑,而這也是對商業銀行非常有價值的發展模式,該行看好P2P未來的發展。銀行優勢在于擁有最廣泛的客戶資源,有較受公眾認可,還有相當完善的物理和電子渠道。
而針對銀行涉水P2P行業,傳統的P2P平臺企業也給予了認可。有利網副總裁蔣軒對本報記者表示,銀行加入到P2P行業中,總的來說是好事情。首先,銀行的參與說明主流的銀行業已開始認可P2P這類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對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無疑是有促進意義的。其次,銀行的參與也可以更好地推動P2P行業在準入、風控等方面確定監管標準。
雙方收益率差別大
盡管同為P2P業務,但銀行與傳統的民間P2P平臺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招商銀行這一平臺項目的預期收益率普遍在6%—6.3%區間,這一數字與民間平臺動輒10%以上甚至達到30%的收益率相差甚遠,只是略高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顯然,銀行有強大的信用做支撐,能融到低成本資金,這顯然是民間P2P平臺無法比擬的。此外,在項目規模上兩者同樣不是一個數量級。招商銀行官網顯示,其所經營的項目,絕大多數都是千萬元級的,而民間P2P網貸平臺大多數項目,融資金額都不過數十萬元,規模上兩者差距巨大。
針對眾多銀行進入這一行業,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對于民間P2P平臺的沖擊,蔣軒指出,銀行經營P2P更多的是在這一新興領域的探索性嘗試。銀行有著良好的品牌信譽以及其積累的龐大的理財用戶群,另外其比較成熟的信審體系也能較好的解決風控問題,但是由于銀行自身的資金成本很低,而運營成本又很高,所以銀行不可能把大量的資金來源轉移到P2P渠道上來。此外,由于銀行在貸款利率方面的諸多限制,其P2P產品的收益也很難擁有足夠的競爭力。
他指出,傳統P2P企業的優勢在于充分發揮了P2P模式地特點,靈活、高效,能很好的對接草根的融資需求和理財需求。其在融資效率、投資收益上都具有優勢,且P2P企業在業務創新上擁有更大的動力。但是由于P2P行業剛剛起步,市場還不成熟,傳統P2P企業在品牌建設、用戶信賴、風控技術上都還有需要不斷提高的地方。對傳統P2P平臺可能造成的沖擊,他指出,現階段銀行受制于其運營成本、盈利要求、利率管制等壓力,短期內不會對其他P2P企業產生很大的競爭壓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