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國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是“摒棄交通陋習,安全文明出行”。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數達2.75億人。
今年以來截至10月31日,全國因隨意變更車道導致事故1276起,152人死亡、1467人受傷;無證駕駛車輛導致事故3639起,1290人死亡、4464人受傷;超速行駛導致事故1413起,752人死亡、1581人受傷。
今年以來,查處的城市“亂停車”、“隨意變道”等違法行為同比增加近35%。而“闖紅燈”這一行為導致事故近3000起,直接造成535人死亡。
三大誤區
等紅燈間隙可以玩手機
鄭州交警五大隊民警楊華民說,執勤時經常看到綠燈亮了,卻有車在那一動不動,或者別的車都正常行駛,有一輛車在慢慢蠕動,基本都是因為司機在玩手機。
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汪海指出,“低頭族”往往有種僥幸心理,覺得看一兩眼沒什么大礙。但對司機來說,1秒鐘車就能開出去5米甚至10米,即使低一下頭,也可能對前方的突發狀況來不及反應;而對于行人來說,埋頭過馬路就看不到路燈的情況變化,極易發生意外。
可以不用兒童安全坐椅
熱門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在明星們帶孩子去往目的地的車上,除了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林志穎正確使用了兒童安全坐椅,其他明星的車上要么沒有配兒童安全坐椅,要么配了卻沒給孩子系安全帶。
專家介紹,一旦發生激烈沖撞,家長懷中的孩子很難抱得住;而坐在普通坐椅上的兒童,極可能被安全帶卡住喉部,造成窒息。
我國每年近2萬名兒童死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2.5倍多;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兒童安全坐椅的使用率不足一成,而歐美發達國家的兒童安全坐椅使用率普遍達90%以上。專家建議盡快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推動兒童安全坐椅強制使用。
安全氣囊是保命神器
長久以來,汽車廠商喜歡將安全氣囊作為賣點來宣傳,錯誤引導消費者的觀念,將安全氣囊等同于“保命神器”,迷信氣囊質量高的汽車。
然而,只有正面和左右30度角內的沖撞、達到時速30公里以上時,安全氣囊才會彈出。“保命的安全氣囊彈不開”如今也成了消費者和汽車廠商之間最常見的糾紛之一。此外,安全氣囊爆開的瞬時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00公里,本身也會給車內乘客尤其是兒童造成嚴重傷害。
更讓人擔憂的是,安全氣囊目前尚無統一的執行標準,責任認定過程很復雜,遇到具體事故就可能執行不了。
十大交通陋習
隨意變道:加塞、逆向行駛超車、違反禁止標線行駛等,均為違法行為,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往車外扔垃圾:近年來已經發生多起環衛工人因清理馬路上的垃圾被過往車輛撞傷甚至身亡的悲劇。
駕車接打手機:接打手機、看短信等行為雖然只占用駕駛員短短幾秒時間,但嚴重危害行車安全。
開斗氣車:一些司機強行超車、逼迫其他車輛變道,不僅危及自身安全,更易殃及其他車輛。
不系安全帶、不戴頭盔:在汽車事故中,不系安全帶的當事人的死亡率是系安全帶的37.7倍。
亂鳴笛:急促而刺耳的笛聲帶來噪聲,加重了人們的焦慮。
惡劣天氣開車不減速:有的車輛將污水濺到行人身上或他人車上,不僅不道德,更可能因打滑埋下安全隱患。
不禮讓斑馬線:無視行人通過權,對他人生命安全不負責,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交通事故。
夜間行車濫用遠光燈:強烈的光照讓迎面而來的車輛駕駛員和行人視線模糊,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車輛亂停亂放:不僅容易造成交通擁堵,還可能影響消防安全通道暢通。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