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已有“兩化融合”示范企業25家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信息化和工業化在企業、行業、產業集群三個層面上融合不斷加快,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改造初顯成效,特別是在企業的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制造、營銷、管理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在昨天召開的全市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作會議上,市經信委主任林定剛表示。
目前,一批在“兩化融合”實踐過程中的鮮活案例在我市的企業中涌現。臺州制造正走向臺州“智造”,從工業城市向智慧城市邁進。
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產生的“化學反應”
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我市的企業、行業中進行了多角度的融合,引發了一系列“化學反應”。
海正藥業通過“用友NC-ERP信息化建設”等項目,將信息化和企業經營管理融合,提高了企業管理科學化水平。在降低成本、減少庫存、提高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評為國家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
將信息技術“嵌入”到工業產品中,能提高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促進產品升級和更新換代。據統計,全市重點企業中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的比率日益提高,尤其是模具行業CAD應用率超過50%。黃巖博格模具、美多模具等,在產品創新數字化應用達到了精細級,信息化覆蓋了從產品需求到概念設計、詳細設計、產品仿真、樣品試制等過程。
“機器換人”則是信息化與工業裝備、生產過程相融合,讓企業走向了精益化生產。水晶光電等25家企業,通過對設計數字化、生產自動化、產品智能化等方面的革新,提高了信息化應用水平,被評為市“兩化融合”示范企業。
此外,我市企業和電子商務的融合也在不斷加快,大部分骨干企業和重點行業都開展了網上采購和營銷活動,有些實現了在線交易、支付及物流的一體化集成應用。
隨著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以及“兩化融合”典型企業、行業的樹立,臺州制造正走向臺州“智造”,從工業城市向智慧城市邁進。《臺州智慧水務設計方案》項目也已被列入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設首批試點。
“兩化融合”并不是簡單的加法
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和軟件產業原有基礎比較薄弱,通過近兩年的工作,總體發展態勢已經逐漸好轉。據統計,今年1~3季度我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3.57億元,實現業務收入156.52億元,同比增長7%。我市軟件企業完成業務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95.2%。
但是由于行業差距、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差距均較大等原因,我市的“兩化融合”工作依然還處于探索階段。
不久前,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后5年要從傳統產業改造、新興產業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和管理創新等方面,多層次、多維度、體系化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我市工業加快轉型升級。
林定剛表示,市經信委接下來除了要抓好示范園區、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的工作外,還在積極探索建立采用云計算模式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讓信息化推動新型工業化,促進全市經濟邁上新臺階。
會上,省智慧城市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薛安克建議,企業在“兩化融合”上應該要避免進入一些誤區,“有些企業認為可以先工業化再進行信息化,這實際上就是先污染后治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疊加,企業要將它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