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底銀行攬儲戰提前開打 理財產品收益率沖高
每逢年末,銀行出于攬儲需要而推出高收益理財產品已經成為行業慣例,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攬儲戰”有提前打響的跡象。
進入11月下旬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多數產品收益率超過了5%,而且已經有向6%沖擊的苗頭。
從本期排行榜的產品收益率看,除了高風險的結構型產品有10%以上的高預期收益率以外,平安銀行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已經超過了6%。理財專家表示,基于年末特殊的時間節點,目前資金市場保持“緊平衡”的態勢不會改變,年底資金面仍可能再度緊張,資金利率也將高企。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在年底之前,有望繼續小幅走高。
從本期排行榜產品看,收益率全部在5.5%以上,星展銀行的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達到13%,此外,匯豐銀行和廣發銀行的兩款結構型產品預期收益率也分別有10%和8%,其他產品收益率都在5.7%到6.2%之間,比目前市場普通水平要高出一大截。
不過,高收益的背后是資金流動性的高要求。除了最后一名光大銀行的產品的投資期限是4個月外,其他產品的投資期限都在半年以上,匯豐銀行的產品投資期限更是長達兩年,顯示高收益對應的是資金的低流動性。從產品投資起點看,超過半數的產品都是5萬元。從收益類型看,除了三款結構型產品承諾保本外,其他產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型,顯示高收益的產品風險系數也較高。
日前,央行明確表態,要通過逆回購、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督促商業銀行主動調整資產負債擴張的節奏和結構、改善資產錯配問題,引導貨幣市場利率穩步回落。央行強調,下階段銀行體系流動性仍會繼續處于合理適度的水平。
有研究機構分析認為,銀行年底資金融入需求旺盛,而短期內的同業監管預期卻可能進一步加劇流動性需求。供給方面,年底前銀行更傾向于囤積資金,市場融資難度預計將有增無減。只要央行的政策基調不變,資金面預計將不會有根本性緩解。今年的資金價格戰役中還摻雜了互聯網理財工具發展迅速等競爭因素,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在目前基礎上進一步走高,投資者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擇機購買。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