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大煙囪“突突”冒著黑煙,刺鼻的氣味時不時飄過來;河邊排污管“咕咕”流出污水,清澈的河水變得渾濁……
在你身邊是否發生過這樣既痛心又無奈的一幕?你是否懷疑自家門口的企業超標排放廢氣廢水?
現在,如果你再有這樣的疑問,可以登錄浙江省污染源自行檢測平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日,這個平臺正式上線,臺州38個“國控點”(國家監控重點污染源)被列入監測范圍,環保部門要求相關企業每天必須向市民公布“自家”的排污情況。
企業排污有無超標,市民輕點鼠標就能看到
這兩天,細心的市民發現在臺州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頁面上,多了一個小浮窗。點一下就可以進入新上線的浙江省污染源自行檢測平臺。在這里,市民可以看到有4個子欄目,其中數據公開和單點查詢兩項是市民能查看的,而信息錄入和統計報表是非公開區域,只有被監督的企業才能進入。
在數據公開欄目中,記者看到了臺州發電廠7號爐混合煙道的日均監測值:二氧化硫49.811mg/m3,氮氧化物467.772mg/m3,煙塵15.180mg/m3。
那么,這樣的排放符合相關標準嗎?
臺州市環保局建設項目管理與科技監測處處長潘芳芳說,市民如果有疑問,可以點開單點查詢欄目,按照污染類型、所在地市等搜索項找到“臺州電廠7號爐混合煙道”,點擊打開后,就能看到標準值。
“以監測到的煙塵含量為例,它的實際值是15.180mg/m3,而標準上值是50mg/m3,標準下值是0mg/m3,實際值處于0~50mg/m3之間,那就是沒有超標。”潘芳芳說。
此外,在單點查詢欄目中,市民還能看到有被監測企業的基本信息,包含法人代表、環保專員、聯系方式等。
這就意味著,如果市民發現自家門口的企業有違規超排的行為,除了向環保部門舉報外,還可以直接電話聯系該企業的環保專員,要求其停止違規排放行為。
臺州有38家企業要每天向市民做“環保報告”
記者從臺州市環保局了解到,這個自行監測平臺是本月中旬前正式開通的,市民可以登錄浙江省環保局或臺州市環保局的官網,進入這個平臺。
目前,臺州范圍內共有38個“國控點”(國家監控重點污染源),被列入監測范圍。相關企業主要是城市和工業集中式污水處理企業、重點排污企業、火力發電企業,如臺州森林造紙有限公司、黃巖熱電有限公司、溫嶺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每天都要向臺州市民做“環保報告”。
自行監測,顧名思義,就是所有的相關數據都是由企業自行上報。有市民不明白,環保部門對這些企業本來就在監管,為什么還要企業自己上報數據?
在潘芳芳看來,企業自行上報監測數據的好處可不少。
“在監管的企業內,環保部門確實安裝有類似‘黑匣子’的東西,對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進行實時監控,并通過數據采集系統傳輸到環保部門。”潘芳芳說,不過,這樣只能監測到重要的幾類指標。
而在這個自行監測平臺中,企業則要上報通過環境評價要求時所列明的相關污染物排放情況,也就是說,監測種類更豐富了。
對市民來說,只要點點鼠標就能看到企業的排污狀況,監督權更大了;對企業來說,為了不給自己“找麻煩”,就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排放污染物。
企業自行上報,“作弊”怎么辦?
企業自行上報,這樣的數據是否可信?企業要是“作弊”了,怎么辦?
潘芳芳說,發生弄虛作假的行為或許是不可避免的,但環保部門也有辦法。
“我們可以借助安裝在企業內的監控系統,和企業自行上報的數據對照,如果發現有數據對不上,就會馬上對企業進行調查。”潘芳芳說。
此外,環保部門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的“監督性監測”也能和企業的數據來做比對,一旦查明有虛假情況存在,或者市民的舉報屬實,都將對企業采取限產、停產等措施。
此次接受監督的38家企業,雖然大多設有自行監測機構或委托第三方進行監測,但市環保部門還是要求這些企業增加在排污監測上的資金投入,及時公布更多的監測數據,接受市民監督。
目前,這個自行監測平臺還處在調試運行階段,預計在明年1月1日正式運行。屆時,接受監督的企業數量或許還會有所增加。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