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一處清乾隆年間古龍窯遺址在臨海白水洋被發(fā)現(xiàn)
2013年11月22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古龍窯遺址圖片由彭連生提供

  記者 楊麗莉 通訊員 楊亦燦

  臨海白水洋鎮(zhèn)有個東山村,村邊坡地上有一片樹林。與其他樹林不同的是,這里的地上全是陶片,層層疊疊,數(shù)不勝數(shù)。

  東山村不少村民打小就在這里嬉戲玩耍,見慣了這些陶片,他們只是聽父輩說過,這里原先是一個窯廠,年代已十分久遠。

  近日,臨海市文保部門經(jīng)現(xiàn)場察看后推斷,這一處是清乾隆年間的古龍窯遺址,也是臺州唯一保留下來的龍窯。

  文保部門:

  古龍窯遺址可以再現(xiàn)傳統(tǒng)手工藝制作流程

  坡地不高,坡面平穩(wěn),前面空闊,有溪水……來到東山村邊上,彭連生看到眼前的景致,心里大抵明白了:這一處符合龍窯的建筑特點。

  彭連生是臨海市文保所副所長。他說,古龍窯是我國窯爐的一種形式,主要建筑在江南地區(qū)坡地上,由土和陶磚砌成,用柴草、松枝燒制陶瓷的龍形土窯。

  彭連生查閱資料后告訴記者,這處古龍窯遺址的正確地名應該叫“缸窯自然村”。“這個地名是乾隆年間出現(xiàn)的,所以可以初步推斷這是清乾隆年間的古龍窯。”彭連生說,這里的龍窯以燒酒壇為主,兼燒缸、甑、甏、盅等陶器,成品從永安溪入船運銷四方,目前窯口、窯洞都還保存較完好。

  “臨海原先一共有4個叫‘缸窯村’的地方,臨海西門外有一個,河頭鎮(zhèn)有一個,小芝鎮(zhèn)有一個,還有就是這個了。”彭連生說,目前其他3個都已經(jīng)沒有了,只有白水洋東山村的龍窯保留下來。

  據(jù)彭連生介紹,東山村仍在燒制的龍窯是1958年重新建的,長度有55米,有55個窯口,F(xiàn)在主要燒制酒壇,銷往金華一帶。

  在彭連生看來,這個古龍窯遺址,它的價值在于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的傳承。“現(xiàn)在傳統(tǒng)手工藝越來越少了,年輕人很少能看到一些我們父輩曾使用過的器皿,更別說如何制作了。這個古龍窯就像一個標本,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陶器是怎么生產(chǎn)出來的,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角度來說,比較有價值。”

  古龍窯建造者后人:

  借助遺址的發(fā)掘將古老的制陶手藝傳承下去

  陳由良是白水洋鎮(zhèn)東山村村民,這個古龍窯是他祖先建造的。

  陳由良告訴記者,據(jù)陳氏宗譜記載,早在南宋年間,陳氏家族從金華分支遷到現(xiàn)在的東山村(缸窯里)定居,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東山村曾經(jīng)是臺州遠近聞名的陶藝專業(yè)村。我們祖輩都是出了名的陶器藝人,我年輕時也學會了這門手藝。”46歲的陳由良從事制陶已經(jīng)30多年了。盡管現(xiàn)在已經(jīng)轉行了,但他心里一直裝著一個夢想,就是要開一個制陶工廠。陳由良說,現(xiàn)在年輕人不愿意干這一行,看著制陶這門古老的技藝日漸式微,他心里特別難受。

  陳由良告訴記者,古龍窯遺址得到文物部門肯定,自己特別高興。“我希望能借助這個機會,將這處古龍窯遺址開辟為青少年勞作基地,教他們學習,體驗古老的手工技藝,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為了實現(xiàn)傳承陶藝愿望,陳由良在家四處倒騰,翻出了很多保存下來的器具,包括水斗、酒壇子、筷子籠等,還翻出了已保存上百年的印花模子等器物,不久前,他還邀請了白水洋鎮(zhèn)一些熟悉陶器制作的老藝人整理相關資料,準備將制陶工藝整體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來源: 臺州商報  作者:  編輯: 朱展翼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