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臨海市涌泉鎮巖魚頭橘場,工人忙著把剛采摘的橘子裝箱。
臨海巖魚頭橘場的橘子(左)和其他橘子相比,它的個頭小一些,色澤偏深偏紅,外觀更鮮亮。
橘場內,工人忙著采摘橘子。
橘場內,工人把剛采摘的橘子從山上挑下來。
昨日,“商報幫你忙”特派小分隊走進巖魚頭橘場,親歷開園第一天
團購會定于本周日,讀者可來報社大院直接購買
□記者陳林劍陳珍琳/文
記者李昌正/攝
昨天上午不到9點,“商報幫你忙”特派小分隊就從臺州日報社出發,驅車趕往臨海市涌泉鎮,為的就是能夠在開園的第一天一睹巖魚頭橘場的風采。
車開到涌泉,我們的眼里早已是一片橘色,甜絲絲的橘香味兒不斷往口鼻中鉆。同車的一位隊員是涌泉人,他說,這是涌泉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最能代表涌泉的時節。
巖魚頭橘園未開園
早有不少人慕名前來
將近上午10點,我們終于抵達了巖魚頭橘場。剛下車,為我們帶路的橘場工作人員小阮便從車子的后備廂里拎出了一個大塑料袋,里面裝著四五十包方便面。
見大家都向她投去了疑問的眼神,小阮解釋,這方便面可有大用處。“開園后,橘場這邊就要忙起來了,到時候哪有時間吃飯,多備些方面便才能有備無患。”
小阮說,前幾天巖魚頭橘園雖未正式開園,但已有不少人慕名前來。
“因為距離開園的時間近了,橘子已經可以采摘了,所以為了讓客戶不白跑一趟,上周末,我們就開始賣橘子了。”小阮指著巖魚頭橘場石牌坊外的岔道告訴記者,上周末的時候,這條岔路就一直堵著。“來買橘子,不光人要排隊,就連這進來的車子也得排隊。”
果肉飽滿橘皮薄
巖魚頭的橘子都是
精挑細選的
隨后,記者一行人來到了橘場的工作間。這里,一些工人正圍著幾個大竹筐挑選橘子。在這些正在忙碌的人群中,記者一眼便看見了橘場負責人陳波。
揉了揉有些發紅的眼睛后,陳波告訴記者,這兩天來買橘子的人太多,橘場的工人忙不過來,他沒法只能暫時放下別的工作過來幫忙。
“工人在采摘的時候會初步篩選一下這些橘子的質量,然后運到這里進行裝箱前的最后分揀,我們會把次品揀出來,保證‘巖魚頭’蜜橘的品質。”陳波指著旁邊幾個白色的塑料框說,“這里面的橘子都是次品,要處理掉,不能拿出來賣的。”
馮大姐是橘場的工人,記者見到她時,她剛裝完一批5斤箱的橘子,又接著裝另外一批10斤箱的橘子。她告訴記者這一批10斤箱的橘子已經被一位商報讀者早早訂購了。
巖魚頭橘場賣的是怎樣的橘子?馮大姐說,要先看橘子上有沒有裂口較大的日灼焦斑,有的話要丟掉。
“接下來要選色澤較紅的,青的就不能要了,另外,橘子的直徑要小于5厘米,形狀也要圓得均勻一點。至于甜度和化渣性,我們在開園前就已經檢測過了,達到標準后我們才出售。”馮大姐說著,還將手中一個挑選好的橘子遞給了記者,而記者稍用力一捏,這個橘子便汁水四溢。馮大姐說,這是因為這個橘子里面的果肉太飽滿,而橘皮又太薄,承受不住太大的壓力,所以才會一捏就爆。
“所以我們也不能通過快遞給客人寄橘子,外地讀者要買的話,我們一般會通過客車托運。”陳波說。
本周日報社大院
讀者可直接購買
“巖魚頭”蜜橘
看完了橘子的分揀過程,記者又隨著工人往橘場深處走去,想用鏡頭記錄更多關于“巖魚頭”蜜橘的奧秘。而就在半山腰處,記者偶遇了前來購買橘子的商報讀者范大姐。范大姐剛跟著挑擔師傅從山上下來。看到記者后,她感慨道,之前聽說“巖魚頭”蜜橘賣得這么便宜,還有點擔心是假的,現在親自過來看了,這才放了心。
“‘商報幫你忙’很靠譜,接下來橘子要繼續賣的話,我們會通過商報熱線訂購。”范大姐說。
時間轉瞬即逝。當日下午5點多,天色漸暗,但來購買“巖魚頭”蜜橘的客戶還沒有完全散去。陳波告訴記者,開園前后一直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很多客人都想趁著橘子剛上市就買去送禮,別人先送了,那意義就差了許多”。
在即將離去的時候,記者與陳波敲定了團購會的時間——這個星期天。而團購會的地點就在臺州日報社的大院里,屆時讀者可到現場直接購買。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