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黃巖姑娘3個月4次“心梗” 醫生說其實是驚恐障礙
2018年07月25日 來源: 臺州晚報

  黃巖25歲的姑娘芳芳(化名)跳槽到外企做銷售,沒多久,她就升職加薪了,這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想不到3個月內,她4次因為感覺“要死了”,被送去搶救。每次,醫生們忙碌半天也檢查不出什么毛病。最后,她被建議去看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說,芳芳這是“驚恐障礙”。藥物加上心理綜合治療,如今芳芳已經適應新工作,還找到男朋友了。

  資料圖

  她懷疑自己得了“心梗”

  事情還得從年初說起,原本在一單位當文書的芳芳,跳槽到一家外企做銷售。原來的單位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新工作挑戰大不說,競爭也激烈。壓力也是動力,芳芳非常努力。

  有付出,就有回報。沒多久,芳芳就因為銷售業績出色,被提拔為小組長。升職加薪,自然是件大好事,親朋好友都替她高興。

  可沒想到,芳芳的身體很快出現狀況。3月份的一個晚上,她突然感到胸口發悶喘不過氣來,心臟跳得很快,雙手也開始發抖,臉色發白,冷汗直冒。

  芳芳的腦海里,冒出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的致命性疾病“心肌梗死”,報道說那個人因為沒有及時送醫院而丟了命,心中更害怕了。用她自己的話來形容,失控感、發瘋感、崩潰感,還有一陣陣瀕死感,都向她襲來了。

  芳芳媽媽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嚇壞了,手忙腳亂地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在救護車上芳芳吸了幾口氧氣后,胸悶不適的感覺慢慢有所緩解。到了急診室,做了心電圖、驗了血、拍了片,芳芳感覺全都好了,沒一點事了。

  她被建議去看心理醫生

  芳芳覺得挺奇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醫生看了各項檢查結果,也奇怪了,芳芳心臟根本沒毛病,其他各項指標也正常啊。醫生最后對芳芳說,你可能是疲勞了吧,休息一下就沒事了,藥都沒給她開。

  自從那次“驚魂”后,芳芳心中總是忐忑不安,怕又出現那種狀況。

  俗話說,怕什么來什么。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類似的情況又出現了3次,芳芳每次發作都有“要死了,活不過今晚了”的感覺,然后,重復著前面的“流程”:發作—打120—送急診室—緩解—檢查—沒問題。

  為此,芳芳專門去醫院做了心血管方面的檢查,甚至還到杭州的醫院檢查過了,結果都被告之“好好的”。

  在芳芳第4次發作被送去急診室搶救時,已經成為“熟人”的醫生告訴她,她這個可能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建議她到臺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身科去看一下。

  醫生說,這是“驚恐障礙”

  一開始,芳芳內心是抗拒的,她說自己上網查過,發病時表現出來的癥狀,對應的都是心臟病啊,怎么會是心理疾病呢?

  可是,想到發作時的痛苦,芳芳還是來到了臺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心身科主任湯義平聽芳芳介紹完病史,看了她帶來的檢查報告并為她檢查后,馬上就有了答案:芳芳發作時的狀況,是“驚恐障礙”的一種表現,建議她住院治療。

  “驚恐障礙”,這個名詞有點陌生吧?湯義平說,人類大腦有個叫“杏仁核”的神經核團,以它為中心的神經網絡管理我們的恐懼情緒體驗。“杏仁核”過度興奮可導致下丘腦外側核激活,使交感神經系統突然處于興奮、紊亂的狀態,就會產生“驚恐障礙”。

  “因為主要是影響心肺的交感神經系統,所以表現出心臟病的癥狀。”湯義平說,“驚恐障礙”發作起來,患者有強烈的莫名恐懼感、瀕死感、失控發瘋感、呼吸困難感、窒息感。

  湯義平介紹,“驚恐障礙”也叫急性焦慮發作,是焦慮癥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原因是壓力太大。該病春夏季高發,完美主義個性、急躁、敏感的人更容易患病。

  芳芳住進醫院心身科病區后,通過藥物、心理綜合治療,之前的癥狀在她身上再也沒有出現。如今芳芳出院兩個多月了,狀態一直不錯,已經完全適應新工作了。湯義平還定期打電話隨訪。昨天下午,芳芳開心地告訴湯義平,自己找到男朋友了。

標簽: 心梗 驚恐 障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