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親歷臺州電影四十年巨變 他創辦了“臺州電影博物館”
2018年06月28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電影,狂熱的旋風

  “哎呀不好意思,我現在得經常在臨海城區、大洋新區和椒江輪著跑,所以我的辦公室不大,因為用到的時候比較少,您隨意坐。”

  朱云輝比約定時間遲了10多分鐘進入辦公室,他一連串“不好意思”,笑容可掬。目前有四家崇和影城正在運營,還有一家在籌建,朱云輝的每一天工作排得密密麻麻。而臨海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經理的職位,更是讓他奔波在各種出差的路上。

  朱云輝參加工作以來,很少有不忙的時候,唯一閑的一段時間,正是他最痛苦,也是中國電影最慘淡的那些年。

  他入行極早,1976年,因為計劃分配,16歲的朱云輝投入電影行業,擔任電影放映隊的放映員,干的是技術活。

  “那時候電影下鄉,放映員除了放電影,還要貼海報。在有些村子放映,因為條件受限,需要自己帶發電機發電。”

  臺州觀眾的觀影熱情,讓朱云輝難忘。“無論是看了幾遍的電影,現場都是人頭攢動,好像第一次看一樣。”

  過高的熱情還產生過一些悲劇,比如有的村民坐擺渡船到另一村看電影,人太多超載,整船傾覆。還有鄰縣觀眾翻山越嶺到臨海觀看當時僅限地區所在地影院放映的《賣花姑娘》,出了車禍。

  1995年,朱云輝到山東農村考察電影放映。本文配圖均由采訪對象提供

  在一個特別偏遠的村子,村民們從沒看過電影。因為村子在半山腰,沒有公路,放映隊長朱云輝告訴村干部,次日需要派八位村民幫忙抬放映設備上山,結果第二天的場面把放映隊員們嚇了一跳。全村近百村民都在山腳下等著,因為大家覺得放映設備一定非常龐大。

  “最后村里的年輕人和我們一起把設備抬上山了。”朱云輝笑著搖搖頭。

  對于那個年代的狂熱,朱云輝有著清晰的認知。長期空白的文化生活,看電影不僅是娛樂,也是老百姓“大日子”的附屬活動內容。有些村邀請放映隊,就是因為婚嫁祝壽滿月之類的喜宴,在宴席之后放映電影。甚至有的村,發現有人偷橘子,作為懲罰措施,讓偷盜者出資,為大家放映一場電影。

  觀眾太愛電影了,朱云輝記得不同地方,都有觀眾看著看著就走向銀幕,希望自己能走進那個光影世界,忘了這是電影。

  上世紀80年代初,在臨海白水洋鎮露天電影場放映越劇《紅樓夢》,因為影片長度長,發行方按兩部計價,而電影隊宣傳員卻將影片宣傳成上下集。結果是“放了上集沒下集”,觀眾為兩毛錢一張的票價心痛不已,繼而轉變成憤怒,大家把放映機器都砸了。

  遭遇時代的轉折

  這些因為電影帶來的狂熱,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降溫。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大家的觀影選擇變多,口味也雜了。當時引進的國外大片幾乎沒有,國產片的產量也低。家庭開始擁有電視機、錄像機,接下來是VCD、DVD;個體戶臨街開設的鐳射錄像廳放映大量盜版國外大片。可電影院,只有一個廳,花了錢選擇少,還不一定看到想看的,大家都不愛來電影院了。”

  當時臨海電影放映業萎靡不振,處于半癱瘓狀態。1993年,朱云輝臨危受命擔任臨海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經理,時年33歲,成為全省最年輕的電影公司經理。

  上世紀90年代初,朱云輝在老年大學講述公益電影放映計劃。

  然而市場低迷,這位青年經理旗下的113名職工人心渙散,公司舉步維艱,發工資都成為問題。

  那段時間,雖然朱云輝一直努力尋找時機帶領大家前進,但是每一次都收效甚微,或者降溫很快。

  2001年,好萊塢大片《珍珠港》上映,當時朱云輝已對公司進行了人事和分配管理制度的改革,對經營目標責任制、人員聘用制方面采用績效獎勵、末位淘汰制等機制,員工們的積極性都得到提升。

  “大家為了宣傳《珍珠港》,30幾號人在上映前騎著自行車,穿著印有《珍珠港》圖案、片名的T恤衫和插著彩旗的自行車,滿大街穿梭、吆喝。”這樣的土辦法做廣告,最終讓臺州電影院這家縣城影院在全省《珍珠港》票房成績單上排名第六。然而這樣的大片太少,大家的工作熱情自然也無用武之地。

  時代的轉折點給市場造成的打擊是巨大的。臺州市農村數字電影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1996年,全市影院票房收入近2000萬元,而到2008年,下跌到僅800萬元左右。

  最沮喪時,朱云輝一度想要放棄這份事業,有意轉行到政府部門從事行政工作。然而朋友、長輩的勸說,加上自己的認知,他明白去了這些地方,自己是不會甘心的。

  “畢竟我切身感受過觀眾對電影的熱愛,我知道電影不是沒人看,而是電影應該換一種方式給觀眾看。”

  明白這一點,朱云輝做出了最重要的選擇。

  電影,放映了一半

  2002年4月份,全國電影市場開放了,打破了發行壟斷的局面,民營院線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最新的電影拷貝,縣市一級影院同樣如此。

  民營院線一開放,身為事業單位老總的朱云輝立即決定:跳入時代潮流中去拼一把。

  他深知,臺州不是沒有電影市場,而是缺乏一流的環境、設施和高質量的影片。

  雖然那是一個民營院線的好日子,對他而言卻是一個艱難的關卡。

  2000年,臨海市區東擴,政府要在老城區建立休閑商貿一體的崇和門廣場,這么好的機遇,朱云輝自然要抓住。可是在這里建設一個影院所需要的錢,是一個效益不好的國有制電影公司所不能承受的,一旦因此背負債務,臨海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的歷史可能畫上句號。

  公司幾乎所有領導班子成員均持反對意見,但是朱云輝鉚足了勁,還是沖向就在眼前的窄路。

  他的策略是盤活資產,同時讓員工參股,如此籌集了700多萬元。錢還不夠,他就把自己和父母的房產拿去抵押,以個人名義貸款了400多萬元。

  這些款項最終換來了2400平方米的商業房屋產權和“臨海市崇和影城有限公司”經營實體,影城由電影公司控股,成為浙江時代院線的一員。

  回憶起那一年,坐在椒江新崇和影城辦公室內的朱云輝還是心有余悸。“如果成功了,是公司的幸事,失敗了,就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啊。”

  所幸2002年的時代商機,沒有辜負這個敢拼的男子。

  1996年,電影《紅櫻桃》上映后,朱云輝與女主角郭柯宇交談。

  至2010年,臨海崇和影城的票房、觀影人次以及場次連續九年名列浙江省縣級影院前三。

  2010年、2013年、2016年,椒江新崇和影城、臨海崇和大洋影城以及臨海崇和江南影城先后建成。大洋影城成為臺州市影廳數最多的影院;位于偉星城的江南影城,是全省第一個上規模的社區影院。而正在規劃中的崇和杜橋影城,擬建成全省一流的中心鎮影院。

  每一個不同的年份,朱云輝的想法都是相同的:制定可行的方案,抓住合適的時機,將崇和院線的輻射面積慢慢拓寬。

  朱云輝有非常和藹的笑容和極強的記憶力,聽他敘述往事或是暢想未來,你能感受到他的拼搏是理性的,又能體會到他是個有感性情懷的人。

  從業40余年之際,朱云輝感性了一把。2017年,他創辦了“臺州電影博物館”,館址就設在崇和大洋影城。他將自己經歷的,以及行業前輩們參與的有關臺州電影歷史的點滴,都匯集到了這間博物館內。

  影城的走廊里,安放著上世紀30年代到本世紀初不同型號的電影放映機,農村電影放映模擬場景,地上擺放著電影膠片的鋁盒。透過桌面玻璃,珍貴的電影劇本、電影老海報、手繪幻燈片、工作手冊閃耀著昔日的榮光。

  上世紀80年代臺州電影院(臨海)使用的放映設備。

  在櫥窗里,記者看到了1951年的“兩湖會館”實景模型,這是臺州最早的固定放映場所,還看到了臺州籍電影人的珍貴照片。

  場館雖然不大,但是豐富的藏品具有的史料價值,足以讓愛電影的臺州觀眾看得入迷。

  朱云輝的人生,每一年都有關于電影的故事,他見證著電影市場的變遷,電影事業也見證著他的前行。

  他告訴記者,也許有一天自己會從臨海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經理的職位起身,但他不會閑下來,因為崇和院線的未來讓他充滿了斗志。

  他覺得,他人生的電影,可能才放映了一半。

  人物名片

  朱云輝,從事電影行業40余年,從電影放映隊隊長,到臨海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經理、臺州市新崇和影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臨海市崇和影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路走來,他見證了臺州電影行業的變遷乃至全國電影市場的階梯式蛻變。他工作的40多年,可謂是臺州市民文化生活最為多彩的40年。

標簽: 博物館 電影 親歷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