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入黨七十載始終不忘初心 臺州市委書記為玉環老黨員點贊
2018年06月26日 來源: 臺州發布

  近日,臺州市委書記陳奕君批示為他點贊。他是郭口順同志,入黨七十年,離休三十載,服務群眾一輩子,靠的就是對黨的絕對忠誠。

  他以一位老黨員的誠摯情懷,一片丹心護新苗,點燃強大正能量,事跡生動感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好典型。

  要大力學習宣傳郭口順同志先進事跡,激勵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初心、堅守信念,在新時代培樹新氣象、展現新擔當、爭取新作為。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丹心赤誠的玉環老人郭口順。

  究竟是什么,讓他初心未改離休31年依舊堅守崗位?一起走進郭口順的內心世界。

  ↓↓↓

  不忘初心為群眾服務一輩子

  郭口順,玉環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現為玉環市關工委名譽主任、坎門街道關工委顧問。今年是他入黨的第70個年頭。

  1948年3月,他參加革命并入黨,出任聞名全國的坎門英雄基干民兵營的前身——坎門民兵隊首任隊長。

  在1951年的南排山海戰中,他率領民兵,用小釣船打垮海匪的大帆船,成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的經典戰例。

  1960年,他出席全國民兵代表大會,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是對他烽火青春的最高褒獎。此后,他擔任玉環水產局局長、副縣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1987年離休。

  當年的戰斗民兵英雄如今已白發年邁

  “離休后,擺我面前有三條路:在家休息,去企業賺錢,退下戰場再上前線。”郭口順說,當時一直在思考,有生之年,要選擇一條什么樣的路繼續走下去?

  當時,玉環有兩家企業,高薪聘請他當顧問,時逢在紡織廠提前退休的老伴因病動手術,急需醫療費,去企業賺點錢,在旁人看來順理成章。

  “企業請我,無非看中我的人脈資源,假公濟私的事我做不來!惫陧樉芙^了,“自己做人有四條基本原則——堅持黨的理想信念;事事要帶頭;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這四條原則,不能動。”

  看到當地一些青少年不務正業,不少學生經常打架滋事,青少年犯罪率在上升,郭口順比誰都急,就在退休當年,自告奮勇出任坎門鎮關工委主任,不要分文報酬,不過節假日。

  白天,走訪中小學師生和家長,收集問卷,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狀況;晚上,伏案編寫《人生的價值是什么》等宣講材料……

  一組數字,足見老人的干勁。30年寒來暑往,郭口順不厭其煩地投入關工委工作,放棄了2000多個節假日,做各類報告1000多場,受教育青少年30多萬人次……他和其他老同志籌資500多萬元助學幫困做好事,幫助了近200戶沒錢上學、沒錢治病、生活困難的青少年和群眾,挽救失足青少年上千人……

  “這些成績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惫陧樥f他身后有著老當益壯的“靠山”。玉環坎門先后有13個社區、6個村和眾多企業的數百名老干部、老黨員、老同志在郭口順人格魅力和精神的感召下,走到一起,攜手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

  每年3月,郭口順都會如約來坎門英雄基干民兵營哨所,給前來參觀的學生們講英雄故事。哨長王敏對郭老特別崇敬,她說:“自己在這里站崗三年多了,郭老年年都會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竭盡所能丹心赤誠為樹人

  自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郭口順便身體力行,身兼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監督員、名譽顧問等,整天忙碌在坎門各所學校、村居,每年至少作報告30多場次。

  30年了,經郭口順幫教的人,不少人事業有成。在他們心目中,郭口順就是一抹溫暖的陽光。

  坎門人阿偉(化名)如今當上了船老大,還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可在20來歲時,他卻是綽號“打手”的小混混,整天惹是生非,家人早已撒手不管。

  看到郭口順一次次上門勸導,阿偉不勝其煩,無奈郭口順極為“難纏”,始終不肯知難而退。逢年過節,郭口順還常帶著禮物上門探望。

  有一年,阿偉因為打架被拘留了,家人也見怪不怪了,是郭口順去派出所,把他保釋了出來。他鼓勵阿偉:“年輕人犯錯不可怕,就怕不改。我知道你其實是個熱心的好小伙子,一定會變好的。”

  一向魯莽的阿偉,內心深處被感動了。“后來,阿偉告訴我,他做生意時,一旦遇到爭執,就盡量冷靜。”郭口順說,看到他們的日子走上正軌,越過越好,他覺得心里特別踏實。

  感激郭口順的,不僅有當年的“問題”青年,還有眾多困難家庭!斑@輩子,我最看不得群眾受苦!睂θ罕姷碾y處,郭口順即使素不相識,也想方設法幫助。

  “郭爺爺是我一輩子的恩人!碧崞鸸陧,坎門姑娘李莉言辭中充滿了感激。

  如今,李莉的日子過得很幸福。誰能想到,在十多年前,她身患重病,因為無錢醫治而命懸一線。

  郭老和關工委的老同志們,發動社會各界為她籌集捐款,使她得到及時救治。他們還鼓勵幫助李莉,在病床上完成了初中學業。后來,李莉還考上了大學!艾F在,我和郭老還常有聯系,平時也常做公益,幫助更多的人。”李莉說。

  小伙子李新建,在2013年,得了脊椎骨彎曲癥。高達數十萬元的醫藥費,讓這個本就窮困的家庭陷入了絕望。郭口順又是聯系醫院,又是舉辦愛心捐款活動,前前后后為李新建籌集了20余萬元的善款。最終,小伙子重新直起腰桿,開啟了新的人生。

  30多年來,郭口順和坎門關工委其他老同志,一直熱心助學幫困,先后幫助了200多戶沒錢上學、沒錢治病、生活困難的青少年和困難家庭,其中資助13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有2人還考取了研究生。

  赤忱感化上演著禁毒傳奇

  2月28日下午,社區戒毒人員小錢,到禁毒陽光會所接受尿檢。小錢一進門,郭老起身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倒了杯水。

  “過年好嗎,最近生意怎么樣?”郭老拉著小錢坐了下來!坝龅接泻线m的姑娘,就再組個家,好好過日子。”

  “挺好的,現在還是先拼事業,再談成家的事兒!毙″X摸了摸頭,有些不好意思。

  小錢是四年前染上毒癮的,三年前開始在社區接受矯正,郭口順團隊、社區、家庭“三管齊下”,小錢擺脫毒癮,把精力轉移到了生意上。

  “郭老就像我的爺爺,常給我打電話。我有困難了,心情壓抑了,也會打電話找他聊聊!毙″X說,聽著郭老真誠關切的話,煩躁的情緒就平復了。“他的話有溫暖的力量。為了家里的孩子,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真誠的郭老,我都不能再復吸。”

  “勸解沒有什么訣竅,只有八個字:愛心、決心、耐心、恒心!边@是郭口順多年的經驗。

  郭口順給我們講起了阿俊的過往,這是個讓民警也十分頭痛的“吸毒老手”,曾三進戒毒所,做好他的戒毒工作,能影響一大片人。

  阿俊行蹤不定,如何找到他就成了難題。2006年的一天,老人們終于得到消息,阿俊這段時間住在坎門的東風山上。

  “去山上,找阿俊!”當時平均年齡80歲的幾位老人,沿著泥濘的小路上山,連著撲空好幾次,才找到阿俊。

  老人們的執著,打動了阿俊,他說:“你們與我素昧平生,卻為了我這么辛苦費心,我聽你們的!碑斕,他就跟著老人們,去派出所做了尿檢。

  此后,老人們得知山上還住著阿俊的老母親,還兩次自掏腰包,買了米、面、油到山上,去看望阿俊的母親。

  幾年前,從戒毒所出來的阿俊,孤苦伶仃,寄住在他哥哥的廉租房里,買被褥的錢都沒有,郭口順塞給他1000塊,讓他買了被褥和生活用品。

  去年冬天,郭口順見阿俊衣服破舊單薄,又掏錢給他買衣服。要過年了,又一次給阿俊送去1000元,希望他能過個好年。

  “阿伯,你這樣對我好,我怎么回報你,我只有一條,我這輩子再也不吸毒了,不然我對不起你!碑敃r,阿俊對老郭許下了諾言。

  至目前,阿俊在社區戒毒期間表現良好。

  郭口順說,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在拔毒癮這個釘子上的努力,終是得到了一些成果。

  上世紀九十年代,毒患在玉環滋生蔓延,坎門的吸毒人數,曾一度位居玉環之首,毒情形勢嚴峻,一些不法分子甚至用“毒品能夠治病、美容”的說法來蠱惑人心,很多家庭因此支離破碎。

  在郭口順的提議和堅持下,2007年,坎門禁毒陽光會所誕生了,坎門街道關工委的幫教工作正式提上了行程。此后,一批批幫教志愿者,用真誠和執著,譜寫了一篇篇禁毒傳奇。

  “我為什么要留在關工委,攬下這別人看來有人身風險,碰不得的事?”關工委秘書長駱石綿說,“我的兩個兒子都是辦廠的,我退休后,兒子們勸我在家安享晚年,或是在廠里幫忙,可是,我真被郭老感動了,他比我大20歲,不拿分文發揮余熱,我希望自己也可以。”

  如今,林森木、鄭高金、邱允水、黃月松、徐本盛、葉金弟等一批離退休干部,都成了坎門禁毒陽光會所的資深骨干,還有625名老干部、老教師、老民兵、老漁民被郭口順的執著感動,成為禁毒幫教志愿者。

  截至目前,坎門禁毒陽光會所累計幫教吸毒人員432人,95%以上的吸毒者就地接受幫教,263人成功脫毒,占轄區總吸毒人數的61%,幫助安置就業、創業人數達到80%以上,打破了“一日吸毒,終生吸毒”的魔咒。

  坎門禁毒陽光會所,由此還獲得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2015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親切會見了先進集體代表。

  甘于清貧身居陋室矢志不移

  郭口順的家,是一幢30多年房齡的老房子,墻體有些斑駁。50多平方米,一間臥室、一間雜物間、一間餐廳,臥室里放張桌子幾把椅子,算是待客好用。很難想象一名離休干部,住房條件會如此“寒酸”。水泥地坑坑洼洼,女兒擔心老人摔著,特地給鋪了地磚。

  郭家的房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墻上高掛的受獎照片和滿滿一櫥柜的榮譽證書,以及隨處擺放著的獎杯。郭口順先后50余次被評為省和臺州市先進個人,7次獲得全國優秀離休干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等國家級榮譽……這些褒獎,為這間有些暗淡的陋室,增添了無數光彩。

  “離休那年,政府給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可老頭子堅持不要,說自己已經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了,不能享受這個待遇。”老伴張順花翻起“舊賬”,后來一家人只好回到老家坎門,住進了玉環水產局一間10平方米的宿舍。

  “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到來頭咋過成這樣?”老伴張順花說自己想不通,曾幾次打算向組織反映,卻都被老郭制止了,他總說“一個人最怕思想落后,房子差怕什么,能住就行了”。

  直到3年后,有領導上門慰問,發現實情后大吃一驚,這才安排了現在的這套房子,一住就是30多年。

  讓張順花最介意的是,郭口順盡去關愛別人的下一代了,沒把自己的下一代關愛好。

  當年,響應國家號召,郭口順把大兒子送去了內蒙古支邊,把另外兩個孩子送去了支農。

  后來,在郭口順擔任副縣長時,大兒子從內蒙古支邊回來,滿懷期待地找他安排工作,沒想到郭口順說:“那么多人等著安排,我怎么能以權謀私?”

  大半年后,眼見兒子的工作沒有著落,張順花無可奈何,只得從紡織廠提前退休,讓兒子去頂職。不料幾年后企業倒閉,大兒子下崗,多次碰壁仍找不到工作。

  郭口順對大兒子說:“幫你找工作不難,但我不能徇私情,否則老百姓會怎么看?”

  張順花說,當時,大兒子很難理解,平時慈祥的父親,為何這般“無情”?迫不得已,大兒子只能到一家私企上班,積勞成疾,在一次扛貨物上樓時引發腦血管破裂,全身癱瘓。

  如今,郭口順每周都會抽時間看望癱瘓的大兒子,盡一份遲到的父愛。

  郭口順的子女們,幾十年來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打拼,沒有一個沾過他的光。回憶往事,郭口順雖有感慨,卻依然無悔:“共產黨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為個人謀私利的事情,再小我也不干。”

  時光流轉,無論身居要職還是告老還鄉,不管地位和身份如何變化,郭口順內心的信念不變、執著如初、激情依舊。他說:“能為黨和人民工作,就是最大的快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時刻保持一顆初心!

  一年又一年,看到他逐漸步履蹣跚,卻仍然堅守崗位,很多人會問他:“老郭,你要做到什么時候?”

  郭口順說:“只要腦子還能思考問題,手腳還能動,黨和人民需要,我就繼續干下去!

  前不久,坎門一位姓裘的社區(吸毒)矯正人員定期前來做尿檢。郭口順接過尿液樣品,一絲不茍地插入試紙,耳聰目明手不抖……

標簽: 入黨 始終 不忘 點贊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