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5月3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晨 李攀 通訊員 陸最 厲盈瑩)5月30日,臺州市天臺縣白鶴鎮驕陽似火。山上,下西山村村委會主任陸得形跟著一支景觀設計團隊穿林蹚河,一點點繪制出三茅溪沿線景觀帶;山下,村干部龐仁憲正帶著村民改造一處處旱廁,曬谷場前一排免費充電樁剛剛建成。為逐夢A級景區,黨員干部和村民們都鉚足了勁。
眼前的一幕幕,是下西山村黨支部書記許火明未完成的心愿。5月4日,患腸道癌11年的他,終究敵不過病魔,離開了人世。生前,因癌細胞轉移到喉嚨,許火明痛苦地說不出話,他在病床上把放心不下的工作一件件用筆寫下來。
一生57載,為村奔波39年,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黃牛”,是村民口中的“牛”書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他還為一位村民簽字辦理了宅基地申請。
黝黑瘦削的臉頰上總是掛著笑容,一雙眼睛大而有神,照片里的許火明看起來絲毫不像一名身患重癥的病人。直到妻子王麗萍從抽屜里掏出厚厚一疊病例單、藥單、欠條,很多人才知道,許火明在患病的11年里住院20多次,做了5次手術。“你身體不好,這個書記就別做了吧!”王麗萍沒少勸他。“村里還有很多事情沒做,怎么能撂挑子?”他這“牛脾氣”一上來,誰說都不聽。
下西山村下轄3個自然村,千余人的村莊僅420畝土地,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2011年,許火明剛接任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的就是這么一個“一窮二白”的攤子。
“村民辦紅白喜事也沒有場地,別的村公共設施都這么好,我們不能落下!”他準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村活動場地和辦公樓。可看著村里僅剩的5萬元資金,村干部心里都沒底:“這么點錢哪里夠?”
“沒錢就不做了,那還當什么干部?”許火明帶頭發動黨員干部募集了20萬元。不到3個月,設計圖出爐,施工隊進場了。春節后,回家探親的鄉賢看到嶄新的村貌和集體用房,紛紛出資為村里還清了債,大家覺得這位新書記有點“牛”,能干事、敢干事。
公共設施搞好了,如何讓村民“荷包”鼓起來,又成了許火明心頭最牽掛的事情。2013年,天臺縣啟動白鶴公園征地項目,下西山村有近50畝土地將被征收,涉及近60戶村民。“這可是難得的發展機會。”許火明興沖沖上門做工作,不成想卻被一盆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由于被征地塊靠近鎮區,很多村民舍不得這塊“黃金地”。
許火明的“牛脾氣”又上來了,只不過這回換了一種方式。他租了輛大巴車,帶著村民代表到臨海市東湖村考察,通過“以地富民”,這里的村民過上了住房有分配、生活費每月發、看病醫保有報銷的幸福生活……“發展經濟首先要盤活土地,我們村集體經濟薄弱,更要因地制宜,該征的征,該利用的要利用。”考察回來后,許火明在村里來來回回繞了20多圈,趁熱打鐵做工作,終于啃下這塊“硬骨頭”。龐仁憲后來才知道,那時候他剛動完第4次手術。
近幾年,許火明帶領村民種植山茶苗,聯系在外鄉賢帶動村內閑置勞動力,村民收入明顯增加。
村民們富了,許火明一家卻欠下不少債。一次王麗萍得知有種進口藥效果不錯,但價格要20多萬元。“不用了。”他擺擺手,“你們讓我把手上事情都辦好,比啥藥都管用。”王麗萍聽得格外心疼,丈夫平時連水果都舍不得吃,幾乎沒買過新衣服,連生病時也沒對自己大方過。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村子和村民們。
最后一次做完化療,許火明帶著營養品,一步一顫地走到困難戶許阿婆家,看望老人和她患尿毒癥的兒子,短短200米路程他走了近10分鐘。“這是蘋果和黑芝麻,你孩子吃了好。”他說自己生病還有人照顧,但他們娘倆都沒人照顧,更需要幫助。
聽到許火明離世的消息,年逾八旬的許阿婆帶著家人去祭拜。5月8日,送行的人群,綿延在蜿蜒的山路上。
他離開時,下西山村的牽牛花開得正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