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有新使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國家戰略,需要青年一代為之不懈努力,臺州共青團推出全域協作式團建模式,為鄉村振興積聚青春力量!
臺州共青團創新基層組織全域協作新模式,打破鄉村振興參與過程中組織、人才和業態上的瓶頸,引導更多的資源向鄉村傾斜、引導更多的社會大眾參與鄉村振興,實現全域協作。
自2017年12月啟動實施新青年鄉村振興行動以來,深化青農協會和新農人組織建設,加強鄉、村兩級團組織建設,試點推出青創農場,開展二十四節氣青年新農人養成計劃,舉辦了各類活動46場,覆蓋農村13萬余人次。
建立三大組團機制
建立跨區域組團機制,打破行政轄區概念,以地域相近為團建組團前提,重點打造環樂清灣、環沿海-大陳島、環括蒼山、環靈江(永安溪、始豐溪、椒江)和環綠心五大組團,激活塊狀內團組織活力,共同開展鄉村創業創新、生態保護等活動。
建立跨層級組團機制,打通市、縣、鄉項目合作渠道,將衛生、電力、郵政、海事等系統團組織資源與縣、鄉兩級有效互補起來,將資源向縣、鄉兩級傾斜,重點配對至五大組團,聘請輪值團長,建立起項目和活動的分布式的發起、響應和實施機制,實現鄉村振興資源體系供給和需求的及時高效對接。如將海事、海關、港航、海洋漁業等部門團組織集聚起來,對接到環沿海大陳島組團內,開展0.5km凈灘大行動等活動。
建立跨群團組團機制,聯合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發揮各自的群體優勢,建立工作聯系和互動制度,實現活動互通、資源共享。在鄉、村兩級建立群團服務工作站,打造了75家青春V站共青團門店,探索創新推出溫嶺城東街道群團服務站、路橋方林群團服務門店等群團服務門店,實現基層群團業務協作,進一步將群團資源向鄉村、村兩級傾斜。
實施鄉青“1+1工程”
引導在外青年回歸,促進與本地青年融合,建立“鄉小賢”新青年鄉村議事會,由返鄉青年和鄉內青年組成,通過定期召開議事會議、走訪調研、交流分享、志愿服務等方式,分界別組開展活動,致力于協商議政、回歸發展、公益服務、文化傳承等事業,為當地的發展建言獻策、發聲出力。
建設鄉村振興青年學院實體化陣地,開設鄉村青年研習社,舉辦各類鄉創研修班,引入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大、浙江農林大學等國內外高校資源,分類設計理論和實踐課程,因地制宜開展教學,引入鄉村振興的先進理念和做法,打造成鄉創青年交流、學習、活動的陣地,為鄉村振興事業提供智力支持。
實施鄉村青年人才青藤計劃,重點打造農旅青年、文創青年、網格青年、生態青年四大平臺組織,深化農促會建設,探索文創聯盟、網格聯盟、美麗聯盟等組織培育,引導青年人才往農業、旅游、休閑、健康、文化、電商、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等領域發展,實現青年人才最優配置。
打造青年鄉村青創綜合體
探索打造青春小鎮樣板模式,創新青少年鄉村振興業態,全面盤活鄉村固有資源,鏈接傳統文化與消費升級,實現鄉村一二三產業經濟的高附加值融合發展。
打造青年示范村產業集聚點,依托當地村莊產業特色,開發民宿村、電商村、文創村等極具青年標簽的特色村莊,重點打造了路橋金大田村、三門蓋門塘村、溫嶺石塘五岙村等地,以“一村一產業X項目”帶動,全市孵化累計孵化出125個農村青年創業典型項目。
打造青年鄉村產業空間,深化青創農場建設,分產業、分類型培育農業和文創業態的青創農場,重點打造路橋田埂空間、天臺“創享+”農場等15個市級青創農場。
啟動二十四節氣青年新農人養成計劃,探索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青年新農人工作隊伍,更好地助力新青年鄉村振興行動。
鄉村振興,我們期待與你們一起行動!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