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新數據來了
臺州市攜6個縣(市)一起受表揚,你最喜歡的“臺州藍”又上榜了!
2017年是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考核之年。
去年,我省各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2.7%。在浙江,一年已經有八成以上的好空氣!
近日,我省公布各地落實《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情況考核結果
優秀:舟山市、臺州市、麗水市
良好: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湖州市、嘉興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
同時,我省還對2017年度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的32個縣(市)(含“大氣十條”實施后撤銷縣(市)建制設立的區)以及PM2.5平均濃度改善幅度高于平均值的23個縣(市)予以表揚。
32個達標縣(市)
淳安縣、建德市、寧波市奉化區、寧海縣、象山縣、溫州市洞頭區、樂清市、瑞安市、永嘉縣、文成縣、平陽縣、泰順縣、蒼南縣、新昌縣、磐安縣、開化縣、岱山縣、嵊泗縣、臨海市、溫嶺市、玉環市、天臺縣、仙居縣、三門縣、龍泉市、青田縣、云和縣、慶元縣、縉云縣、遂昌縣、松陽縣、景寧縣。
23個改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值的縣(市)
桐廬縣、建德市、杭州市富陽區、杭州市臨安區、平陽縣、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海鹽縣、桐鄉市、紹興市柯橋區、紹興市上虞區、諸暨市、蘭溪市、東陽市、義烏市、永康市、浦江縣、龍游縣、江山市、常山縣、溫嶺市、遂昌縣。
“臺州藍”保持得那么好有什么秘訣?快來了解一下
↓↓↓
“臺州藍”成常態,臺州這樣做
臺州的空氣質量穩定改善,得益于臺州堅守生態紅線,不斷創新完善生態環保工作機制!
☆統籌落實各項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強化重點行業整治提升,確保經濟發展所需的良好生態環境和環境容量空間。
☆嚴格環境準入,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后環境監管機制,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和環境執法聯動機制,深化環境監管網格化制度,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保障區域環境安全。
【浙江新聞+】
國家“大氣十條”
01、一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限期淘汰黃標車。
02、二是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03、三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04、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
05、五是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對未通過能評、環評的項目,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貸款支持,不得供電供水。
06、六是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加強國際合作,大力培育環保、新能源產業。
07、七是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建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強制公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公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08、八是建立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和重點大城市PM2.5治理,構建對各省(區、市)的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09、九是將重污染天氣納入地方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根據污染等級及時采取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10、十是樹立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地方政府對當地空氣質量負總責,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