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4月2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毛海挺)“這個大成殿后來拆了,建了老劇院”“里面有座老橋,我們都叫它‘狀元橋’,青石板鋪的”“邊上是老十字街,當年溫嶺最熱鬧的地方”……4月24日,在溫嶺市文化館展廳,68歲的高啟亮在一幅《太平春秋圖》前停下了腳步,“這些我十幾歲時的‘老照片’,以后能經常在博物館看到。”
當天,溫嶺舉行袁振璜先生作品及藏品捐贈儀式,老藝術家向溫嶺市博物館無償捐贈了50件作品及藏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文化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溫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江金永介紹,近年來,該市始終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積極推進一批重點文化設施建設。目前,溫嶺市博物館幕墻工程已完工,進入布展裝飾階段,并于去年8月份公開征集文物,預計年底開館。
擁有“80-90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之稱的袁振璜,其版畫作品既有生活情趣又富思想內涵,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展,榮獲中國版畫界最高獎“魯迅版畫獎”。“溫嶺這方土地滋養了我,勤勞勇敢的溫嶺人溫暖鼓舞了我,我要用藝術的方式以作回報。”袁振璜告訴記者,自己在溫嶺工作已有50多年,期間踏遍了溫嶺的山山水水,創作了數百件作品,“今天,我從中挑出代表我不同時期的作品30件,以及我多年來收藏的與溫嶺有聯系的書畫家作品20件,一起捐贈給溫嶺市博物館。她們就像我的‘女兒’,如今找到了歸宿。”
上海畫派四大家之一蒲華的《秋菊圖》和《竹石圖》,清末溫嶺最著名畫家林蘭的《梅蘭竹菊圖》……記者在捐贈品中看到,不僅有名家書畫精品,還有袁振璜先生個人創作的“石破天驚”系列和《太平春秋圖》等。“這幅《太平春秋圖》從東門迎輝門一直畫到西門延照門,再現的是老太平人的生活場景。”眼前這幅20米長卷,是袁振璜先生耗時3年創作而成,內有600多個人物,被稱為溫嶺版《清明上河圖》。
儀式當日,不少市民慕名前來觀展。“這幅少女逗貓,畫面生動有趣,展現了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不一樣的一面。”來自溫嶠鎮的90后小伙林信煒手指一幅《小貓咪》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